酱香型白酒为何要七次取酒
摘要:□周刊记者 左蕊 酱香型白酒(以下简称酱酒)以香味细腻、入口醇厚、回味悠长的特点受到酒友的欢迎。但酱酒的工艺复杂,经历端午制曲,重阳下沙,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加曲
□周刊记者 左蕊
酱香型白酒(以下简称酱酒)以香味细腻、入口醇厚、回味悠长的特点受到酒友的欢迎。但酱酒的工艺复杂,经历端午制曲,重阳下沙,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加曲发酵,7次取酒。
酱酒为什么要进行7次取酒呢?这要从酱酒的酿造讲起。酱酒的用料极为讲究,一定要用仁怀本地产的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经得起多次蒸煮。
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5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仁怀的高粱能完成7次取酒。
下沙的第一步是“润沙”,即用10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清洗几遍,不仅可以洗去渣滓,还可以让高粱吸水。
然后,把高粱上甑蒸煮大约两个小时,散在地上“摊凉”,用铲子不停地翻开,当温度降至35℃左右开始加曲。高粱与酒曲的总体比例为1比1,但是酒曲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数量不一样,平均为高粱的10%左右。
第一次加曲搅拌后要进行“收堆”发酵,发酵时间需要酿酒师依据温度灵活掌握。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进入“窖期”。酱香酒的窖坑是用石块砌成墙壁,否则酱味就不浓了。窖坑要用本地黄泥封住,不能透气,在窖期中要经常检查,时常洒点水,防止干裂进气。
1个月后打开窖坑,开始“二次投料”,按照1比1的比例,加入新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
再次度过1个月左右的窖期,开始第3次蒸煮。当年12月~第二年1月,进行第一次取酒。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复始,每月1次,第二年8月第7次取酒完成。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