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发展惠民生——市国土资源局土地保障工作综述
摘要:记者 苏建威 通讯员 崔晓莉土地是民生之本,更是发展之基。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各项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居高不下,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已迫近极限。如
记者 苏建威 通讯员 崔晓莉
土地是民生之本,更是发展之基。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各项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居高不下,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已迫近极限。如何正确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这道难题?市国土资源局理清思路、积极探索,采取“争取指标、存量挖潜、增减挂钩”等措施,推进土地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转变,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实现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赢,连续1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今年初以来,全市已供应土地183宗,供应总面积为7331.07亩;出让供地129宗,供地面积4097.17亩,收缴土地出让金23.06亿元。不仅保障了一大批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还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积聚了建设资金,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和资源保障。
破解瓶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近年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致力用活用好用足政策,坚持“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原则,实行建设用地分级保障。一是加强沟通。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省、市重点项目以及交通、水利、新能源等单选址项目挤进省用地指标,最大限度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支持。二是注重服务。建立大项目联审联批机制,对省、市政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大民生、重点扶贫、基础设施、安置房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努力为各类重点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加快报批。强化项目用地预审,加速组织卷宗上报,以最短时间把项目用地批回来,较好完成了练江河片区、皇家驿站、小清河三期、殡仪馆扩建、杨靖宇纪念馆、周驻南高速、息邢高速、G328国道、市中心城区12条连通道路以及卫片整改、产业集聚区等重点项目的报批工作。2016年以来,全市上报各类建设用地位居全省前列,从省政府批回3.27万亩,没因土地审批影响项目落地。
转变利用方式,盘活利用城镇空闲土地。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标准,全市项目用地容积率进一步提高。继续盘活挖潜存量建设用地,重点加大对破产倒闭企业占地和城中村、棚户区、旧城区等低效使用土地的盘活挖潜力度,仅2016年就盘活利用存量土地11142亩,使闲置、低效土地得到了充分使用,缓解了全市土地供需矛盾。2015年底,根据国家土地督查济南局初步监测结果,我市疑似空闲土地共计778宗,面积47569亩。各县区国土局积极组织力量,先后对初判、未通过和新增空闲土地进行了外业核实、内业比对和录入、上报工作,经实地核查后,济南督查局认证并上报省国土厅共计513宗,面积35079亩,并经济南督查局全部认证通过,上报和通过率100%,在全省排名第一。
为弥补建设用地保障不足,今年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4批,涉及用地1354亩。通过项目报批,既减少了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又增加了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从而拓宽了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保障途径。
重拳出击,集中整治土地利用管理突出问题
为全面纠正和解决土地利用管理突出问题,强化耕地保护责任,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用地环境,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市持续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重点解决土地利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此次集中整治行动目标任务是通过2年至5年持续整改,将全市不实耕地、存量违法用地全部处置到位,不再出现新的不实耕地,新增违法违规用地宗数、面积大幅下降,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突破上级下达的目标。列入国家督察台账清单的闲置土地全部处置到位,城镇空闲土地基本消化使用到位。已实施土地征收的,征地补偿费足额拨付到位,欠缴的土地出让金及滞纳金全部收缴到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减量任务得到落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要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得到有效保障,城乡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土地市场和利用秩序持续稳定。
占一补一,连续1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全市国土资源部门以“守土有责”的使命担当,确保全市1264.66万亩耕地保有量和1028.59万亩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所提升。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加快推进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把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多渠道挖掘补充耕地潜力,加快占补平衡项目建设,着力提高补充耕地质量。目前,我市已完成占补平衡项目36个,新增耕地面积3.1万亩。加快现有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申请更多的土地整理项目和资金,完成全市16个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验收,积极推进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
一是加强耕地保护。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规划调整完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县、乡三级逐级落实划定任务。市、县政府把划定后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作为硬指标、软约束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提前完成省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二是控耕地、严占补平衡。落实占一补一、先补后占要求,在补足耕地数量的前提下,通过对现有耕地提质改造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1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三是抓好土地整理项目。近年来,各县区按照土地规模整治项目的相关要求,集中连片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提高了项目区的耕地质量、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还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
责任编辑:zwj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