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非法“校园贷”陷阱
摘要:□周刊记者 苏弼坤近几年,“校园贷”风靡各大院校,因其具有便捷、门槛低等所谓的特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现在,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强烈,且银行信用卡办理
□周刊记者 苏弼坤
近几年,“校园贷”风靡各大院校,因其具有便捷、门槛低等所谓的特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现在,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强烈,且银行信用卡办理门槛较高,而“校园贷”总能绕开各种门槛“迂回”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和虚荣心。
但现实中一些案例的出现,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关注“校园贷”。对于学生而言,“校园贷”到底是满足消费欲望的福音还是陷阱呢?今年,银监会组织各银行机构开展的“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用实际案例向广大学生介绍了部分“校园贷”的真实面目,让学生们远离陷阱。
非法“校园贷”处处是坑
市区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今年的“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中,他们走进黄淮学院,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校园贷”,非法“校园贷”有何风险和如何识别等知识。
工作人员介绍,所谓“校园贷”就是在校学生通过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金融机构和平台,在网上申请获得信用贷款。目前常见的“校园贷”有5类,除了京东、阿里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外,还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P2P贷款平台、消费金融公司、民间放贷机构。
据了解,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和银行服务差不多,而非法“校园贷”的风险或许没有经历过的人还不知道。一些非法“校园贷”往往以低利率的宣传吸引没有经济实力的学生。但是非法“校园贷”有种类繁多的项目,比如向借款人放款时会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
另外,“校园贷”最常见的费用不明晰就是直到放款了,借款人才知道还有提现费、借款服务费、充值费、逾期管理费、借款手续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
远离非法“校园贷”
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识别非法“校园贷”是最重要的。其实,非法“校园贷”的放贷者会把借贷这种事包装得非常好。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通过发传单、贴小广告、发微信等形式宣传自己,并冠以“帮你圆梦、给你创业金、投资自己”等美名。当然,这种宣传除了美化自己的放贷业务之外,更重要的是给大学生“挖坑”。
大学生如何科学面对“校园贷”是今年各银行进校园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的重点。大学生面对“校园贷”,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适度消费、避免盲从外,更重要的是应将学习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同时多学习金融知识,以便识破骗子的各种圈套,保护好自己的“金融身份证”。另外,大学生要走出校园了解社会,远离非法“校园贷”,谨防“校园害”。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