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播种小麦 打好麦播基础
摘要: □ 胡国安选用优良品种 优化品种布局今年小麦品种利用要做到: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扩大种植综合表现好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半冬性品种以百农207、西农979、郑麦7
□ 胡国安
选用优良品种 优化品种布局
今年小麦品种利用要做到: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扩大种植综合表现好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半冬性品种以百农207、西农979、郑麦7698、周麦27、中麦895为主,搭配种植矮抗58、衡观35、丰德存麦1号、平安8号、泛麦803、百农418、丰德存麦5号、百农4199、周麦36、洛麦29、徐麦33、许科718等。弱春性品种以郑麦101、怀川916、西农9718、众麦2号为主,搭配种植兰考198、漯麦18、周麦23、偃高21等。
农艺农机结合 提高整地质量
利用深耕、深松机械整地,耕后耙磨,耙实耙透,土碎地平;采用旋耕机械整地,必须耙实土壤,避免土壤过虚影响播种和幼苗生长;落实秸秆还田技术,秋作物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厘米,结合秸秆腐熟剂的使用,均匀撒于地表,随耕地翻入土中。搞好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结合整地用10%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公斤,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毫升,加水、拌细土制成25公斤毒土,犁地后耙地前均匀撒施垡头,随耙地混入土壤。
施配方肥 培肥地力
在增施有机肥和实施秸秆还田的基础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合理分配氮肥的基追比例(普通小麦田7:3、优质强筋小麦田6:4)。推广“前氮后移”技术。中高产麦田,亩底施纯氮8公斤~9公斤、五氧化二磷7公斤~8公斤、氧化钾6公斤~7公斤、硫酸锌1.5公斤~2公斤,拔节期追施纯氮5公斤~6公斤。优质强筋小麦田在灌浆期追施适量氮肥,提高籽粒品质。将有机肥和用于底肥的磷肥、钾肥、微肥及氮肥的60%在犁地前撒施地面,随耕地翻入土中,40%的氮肥在耙地前撒施垡头,随耙地混入土壤,做到分层施肥。
种子处理 科学播种
种子处理。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预防种传和土传病害,麦播期主要防控对象是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地下害虫,兼防秋苗期锈病、白粉病和蚜虫。根据当地病虫情况,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或防病防虫混配包衣剂种子包衣,预防病虫害,也可同时兼治早期多种病虫害。各地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科学制订种子处理方案,落实各项措施,确保防控效果
适时播种。正常年份,我市小麦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在10月10日~20日、弱春性品种适宜播期在10月15日~25日。播种时,应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等因素,做到在适播期内适时播种。
合理播量。播种时,根据土壤墒情、种子质量及小麦品种的分蘖成穗特性等,确定适宜的下种量,以保证麦田合理的基本苗。在适播期内,一般种植半冬性品种亩基本苗17万~19万株、弱春性品种亩基本苗18万~20万株。播种偏晚的麦田,要适当增加播量。
足墒匀播。好的土壤墒情有利小麦种子发芽、提高出苗质量,要做到适墒播种;下种要均匀、深浅一致,播种机械行进速度以5公里/小时为宜,播深3厘米~5厘米。
优化种植模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生态条件,因地制宜推广宽窄行种植等先进播种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畦田化种植”、“小麦机械整地、施肥与播种一体化轻简栽培技术”。⑦6
(作者系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
责任编辑:zwj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