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旅游 旅游景点

探幽泌阳凤凰山

2017-10-20 09:4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晚报记者 王莹通讯员 王有震 文/图站在凤凰山顶,远处的马谷田清晰可见。凤凰山美景。凤凰山的传说泌阳县马谷田境内有座凤凰山,海拔293米。早闻凤凰山花香鸟鸣、奇松怪

 

□晚报记者 王莹

通讯员 王有震 文/图

reny171033.jpg

站在凤凰山顶,远处的马谷田清晰可见。

reny171032.jpg

凤凰山美景。

凤凰山的传说

泌阳县马谷田境内有座凤凰山,海拔293米。早闻凤凰山花香鸟鸣、奇松怪石、郁郁葱葱,近日,记者到马谷田镇采访,空闲的间隙,在当地百姓的指引下,爬了凤凰山。凤凰山进山的路有两条,当地村民习惯从凤凰山东侧进山,虽然山路羊肠,只能顺坡而上,但是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到达凤凰山顶。站在山顶远观,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给人无限的遐想。近处,田间阡陌纵横,河塘碧水荡漾。可是,不管远观还是近看,没有一点儿和凤凰形状相似的地方。为什么叫凤凰山呢?据当地老百姓讲,这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几千年前这座山可通“天山”。它方圆几百里,山高而陡,山尖直插入云。它太高了,把南北的气候截然隔为两部分。山南终年炎热,天气干旱,水源奇缺,蒿草干得一点火就要烧起来;山北则终年寒冷,积雪不化,草木不长。这样悬殊的气候给山南北百姓带来了很多痛苦。粮食歉收、生活无着,可官府照旧催粮逼款,地主照旧收租。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他们痛苦而怨恨地对着山说:“这座山如果崩塌或能挪走,就是低十来丈,南北气候一调和,我们再加一把劲儿,粮食就会高产,生活就有指望了。”百姓们唉声叹气,议论纷纷,痛苦地等待着,盼望好日子的到来。

有一天,从南方飞来一只凤凰,张开的翅膀像彩缎一样美丽,真像一幅彩画。人们正惊奇地看着,那只凤凰突然说话了:“乡亲们不要怕,也不要为这座山发愁、叹息,请你们马上离开此地,等山崩后再回来。”说完,那只凤凰振翅向山的顶峰飞去。

对于凤凰的话,乡亲们半信半疑,最后还是按凤凰的话离开了。当人们结伴同行到距离高山稍远的地方时,猛然“轰隆隆”一声巨响。众人忙回头看时,高山不见了。等烟消之后看清了,原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峰峦起伏的小山。再找凤凰,它已无影无踪。

人们回到家乡,景象大变:高山变成了群山,气候湿润了,天气冷热适当,土地肥沃了。乡亲们立即动手整理土地,根据地势植树造田,重建家园。乡亲们的生活富裕了,就更想念凤凰带来的幸福生活。为了永远纪念凤凰的功德,就把群山中最大的一座叫“凤凰山”了。

马谷田的由来

马谷田镇位于泌阳县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与凤凰山相距3公里。马谷田镇有农作物200类300多个品种,常年农产品产量8000万公斤以上。近几年来,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为切入点,特别注重发展经济作物,蔬菜、花生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以大豆、绿豆、芝麻、花生、油菜为主的粮食、油料种子和以白菜、萝卜为主的蔬菜种子畅销全省。“马谷田瓢梨”“茨园蔬菜”等久负盛名。

近年来,马谷田镇旅游业发展迅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成为旅游业的看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下河村的万亩梨园、孙庄的石婆婆山、泌水源溪、万亩生态柿园、石龙山军事靶场、条山工矿游览区等。近期发现的下河湾古冶铁遗址,是集采、冶、铸于一体的战国秦汉时期的官营治铁遗址,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

据《泌阳县志》记载:“马谷田兴集于明代,清代以前因临泌阳至信阳的交通要道,故集市贸易兴盛,有银行、屠行、金银首饰店、‘山陕会馆’。”据马谷田镇出土的石碑显示,马谷田历史悠久,汉朝时就划为镇。

据当地老百姓介绍,在远古时代,马谷田原来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村西头有一个庵寺,里面住着几个尼姑。当时的街是在村东二里地的和尚庙,庙里住着不少和尚。可为什么后来称作马谷田呢?别急,看了下面的故事,或许你就找到了答案:

有一年夏天,正是中伏季节,炎热的太阳烤着大地,赶集的人汗流浃背,口干舌渴,非常难受。那时候没有卖茶的,没有办法,只有到和尚庙里去找水喝。这个庙里的和尚一个比一个懒,谁也不去挑水,所以水非常稀罕,再渴谁也别想在这里喝到一滴水。人们都是埋三怨四,说长道短。这事被村西头庵寺里的尼姑们知道了。慈善的尼姑把赶集的人们领到尼姑庵里,送些茶水,为人们解除了干渴,打起了精神赶集去了。

从那时起,每逢集日,尼姑庵前总是有几大盆温凉的竹叶茶水,供人们无偿饮用。时间久了,赶集的人们到这里歇歇脚,饮碗茶已成了习惯。后来有些商人干脆把货物搬到这里卖。来这儿的人们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兴隆,慢慢变成了繁荣的贸易中心,而原来的和尚庙集市却变得冷冷清清。

热心肠的尼姑们看到庵前这个地方太小,赶集的人们太拥挤,就把庵西边的一块大稻田改为集市贸易场所。后来又盖了很多房子,这条街便自然形成了。可是叫什么名字呢?经过大家商量,一致认为要以纪念尼姑为主题来起名字。因为庵中为首的尼姑姓马,街又是建在稻田里,就取名“马姑田街”。

年久流传,不知什么时候,人们把“姑”字写成了“谷”字,所以现在都叫“马谷田”了。

如今,风景秀丽的马谷田镇森林覆盖率已达33.7%,被誉为“豫南天然氧吧”。该镇相继荣膺“中州名镇”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称号。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