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综合资讯

明年起首付1.5成即可买新能源车

2017-11-09 11:00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原标题:明年起首付1.5成即可买新能源车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比例未调整,新能源汽车贷款比例最高为85%;2018年1月1日起施行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汽

 原标题:

明年起首付1.5成即可买新能源车

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比例未调整,新能源汽车贷款比例最高为85%;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通知表示,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新政策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汽车消费市场从一手车消费转向二手车消费,提高二手车消费比例的政策很及时。

新增新能源车贷款条例提高二手车贷款比例

根据通知,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

原有的汽车贷款管理政策是怎样的?据人民银行、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显示,贷款人发放自用车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所购汽车价格的80%;发放商用车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所购汽车价格的70%;发放二手车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所购汽车价格的50%。

也就是说,与2004年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相比,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比例未进行调整,新增了新能源汽车贷款方面的条例、同时提高了二手车贷比例,从50%提到了70%。

此前在2016年3月,人民银行、银监会曾联合印发的《意见》表示,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其中,《意见》第八条表示,支持绿色消费。加快修订《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经银监会批准经营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办理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可分别在15%和30%最低要求基础上,根据自愿、审慎和风险可控原则自主决定。

政策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

如何看待政策的调整?董希淼表示,首先新能源汽车和传统动力汽车在贷款上的区别可以看出,政策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目前汽车消费市场从一手车消费转向二手车消费,所以提高二手车消费比例的政策很及时。

据全国乘联会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6.5万台,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翻倍,其中插混同比增2倍,纯电动增长84%。新能源乘用车50万辆的年度预测应该顺利超越。另据平安证券称,2017年新能源车总销量有望突破70万辆,其中乘用车在50万辆以上。2018年新能源车总销量有望突破9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在7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仍是高增长领域。

11月1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车型目录(2017年第10批)》,包括85户企业的159个车型。其中新能源专用车占比49%。截至11月1日,共904款专用车进入推广目录。

新规将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董希淼认为,通过放宽汽车贷款比例来发展汽车消费金融,进而促进汽车市场的发展,提高汽车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新规也影响到了消费者。北京市民张女士,其家人刚买了一套房,目前正在考虑买车。“全款买车肯定有点困难,但是按照现在的新政策,如果我买新能源车办理贷款,只付1.5成的钱就可以提车了。如果买二手车,只付三成的钱就可以。”张女士说,她在手机上看到新政策后立刻发给了家人,“目前考虑购买新能源车或二手车”。(记者 侯润芳)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