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较多 媒体:监管不能缺位
摘要: 春节将至,不少消费者上网采购年货,其中不乏“海淘”商品。不过,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价格、质量、售后服务调查体验报
春节将至,不少消费者上网采购年货,其中不乏“海淘”商品。不过,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价格、质量、售后服务调查体验报告》显示,“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较多,目前已经出具鉴定结论的53个样品中有16个涉嫌仿冒。
如今网购发展如火如荼,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各种假冒伪劣商品也让人防不胜防。对此,网民呼吁,对包括“海淘”在内的网购市场乱象,监管部门需要重拳整治,以净化网络购物环境。
中消协的报告说,上述体验活动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组织开展,涉及16家网络购物平台的9大品类商品。本次调查体验实际购买了“海淘”商品93个样品,涉及37个品牌。体验人员联系品牌商标权益人或授权人,协商出具商品鉴定结论。截至目前,有19个品牌商标的权益人或授权人对53个样品出具了鉴定结论,其中37个样品为正品,16个样品涉嫌仿冒。
“一些销售平台以正品的价格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应把这样的经营者钉在诚信黑名单的耻辱柱上。”网民“智升九九”说。
为什么假货屡禁不止?网民认为,原因就是处罚轻,监管有漏洞,让一些不良经营者敢于挑战制假售假的法律禁令。
网民“优他投资的杨大筠”说:“打假我们一直不像反腐那么坚决,制假企业也在纳税,有的地方制假公开化甚至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了,这让更多制假者肆无忌惮……”
舆论呼吁,网购监管不能缺位。“不制假售假是经商的基本道德与法律要求,也是国家监管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否则,国内强大购买力依然会向外流失。” 网民“清幽的住处2017”说。
网民“chenchenshow”说:“上至货品源头、物流货运,下至交易流程,都需要相关部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开始就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要求,不疏忽任何一个环节。让这些制造山寨版、物流造假、交易假货的现象没有生长的空间。坚决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严惩不良商家的黑心行为,让他们付出沉痛的代价,还广大网友一个干净的购物环境。”(记者 曾德金 整理)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