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房产 房产资讯

如何壮大城市群?突破“极化”现象,重塑发展模式

2018-03-07 14:4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突破“极化”现象,重塑发展模式半月谈城市群调研小分队“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城市群战略大力推进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必须在城

 突破“极化”现象,重塑发展模式

半月谈城市群调研小分队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城市群战略大力推进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必须在城市群内部设置科学的竞合机制,进行各个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并通过科技和制度创新重塑城市群发展模式。

我国城市群发展三大战略方向

空间格局上从单极化向多极化、扁平化发展。过去,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着过度极化的现象,即使在城市群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均衡现象。未来,要以大城市为依托,逐步打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城市群内部的要素和资源逐步向整体扩散,各城市最终形成分工明确、功能合理、产业布局协调的扁平化城市体系。

发展动能要从要素和政策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生态环保要求提高,城市群发展的要素和政策红利空间越来越有限。未来,中国城市群要成为世界高端要素集聚地,必须走创新驱动的路子,在科技、制度、理念以及管理等领域不断创新。

发展模式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即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来集中资源和政策发展城市。随着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逐渐树立自下而上的推动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区域规划的前提下,通过价格机制让要素充分流动,让产业在城市群间、城市群内部自由选择,获得最优效率。

构建多元参与的协调发展机制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当前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往往超出现有行政区划的边界,导致地方政府在解决问题时或力不从心或互相推诿,甚至进一步导致问题的恶化。

区域协调机制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构筑城市群内各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制度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协调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方面手段和政策,协调各方利益,才能对促进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湖南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教授王克修说,城市群要建立定期协商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增进互信互助,真正把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作为最高目标。

2017年9月,广州、佛山两市政府共同印发《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广佛同城的首个系统化、全覆盖的发展规划,其总体定位是在“十三五”期间,广佛区域建设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和全国同城化发展示范区。

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区域经济科科长杨中认为,跨行政区统筹管理机构应当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各类自然资源开发上做出统筹规划,并督促规划的有序实施。同时,在地方性政策法规上做出协调和规范,避免因为政策差异导致城市群内耗。

先行先试再造改革和创新红利

城市群汇聚了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高端要素,在促进经济转型上具有优势条件,理应成为先行先试的引领者。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李跃建议,要做好城市群在国家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和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功能定位,避免出现城市群间和城市群内部的过度竞争和同质化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陈明表示,城市规划对城市群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制订规划中要引入需求管理理念,充分考虑公众的需要和感受,形成以人为本、综合平衡各种诉求、效率与公平统一的科学发展目标。

协调城市群之间和城市群内部的发展,需要加强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构建。这方面,可以制定关于城市群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如区域规划法等,以此来加强法律法规政策保障机制,突出强化城市群规划的法律地位。

此外,构筑一体化的人才流动机制是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涉及户籍政策、福利制度、薪资水平、子女教育等问题。充分发挥城市对人才的集聚作用,就应着手破除人才流动的藩篱,调动政府、企业等部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内人才流动和保留机制建设。(半月谈城市群调研小分队:方列刘良恒 何欣荣 徐旭忠 李俊义 张超 白明山 赵瑞希)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