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往天堂的信”反响强烈
摘要:一个平台承载许多情“寄往天堂的信”反响强烈□晚报记者 苏莉本报讯从3月28日起,本报专门开设《天堂邮箱》栏目,让市民随心所欲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对人生的感悟
一个平台承载许多情
“寄往天堂的信”反响强烈
□晚报记者 苏莉
本报讯从3月28日起,本报专门开设《天堂邮箱》栏目,让市民随心所欲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对人生的感悟,为市民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平台。新闻刊发后,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我和老伴是同学,几十年来,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85岁的陈宗文说,他的老伴工作积极、热情助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辈子,82岁时因病去世。这些年,他一直记挂着老伴,通过《天堂邮箱》栏目,他对老伴说了说知心话。
“以前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思念想倾诉,但没地方说。”市民陈亮说,从报纸上看到该栏目时,他心里亮起了一盏灯——终于可以和父亲说说话了。
“我知道这是一封寄不出去的信,但还是写了下来。我想奶奶一定能感应到。”市民杨春燕在信的开头这样写道。信中,一字一句尽是对奶奶的思念。
一封封信,写给逝者,也写给自己,写给后人。收信人的“特殊”,让《天堂邮箱》栏目营造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庄重。一位名叫李小兰的寄信人,连续发了4次,对写给已逝母亲的信一次次地进行修改,生怕这封信里出现一个错别字。
信件太多,由于版面有限,还有一些信件不能原文刊发。为了让思念有一个安放之处,本报明年将继续开设《天堂邮箱》栏目,为读者提供一个安放心灵的地方,希望读者继续关注。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