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综合资讯

经点问答:资管新规对百姓理财有啥影响?

2018-05-08 17:3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份资管新规的发布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份资管新规的发布,打破了刚性兑付,让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成历史。

  鉴于此,资管新规甫一发布,就被投资者高度关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了解到,投资者关心的问题颇为集中:理财产品今后真的不保本了?投资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过渡期内如何理财?对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整理了投资者关心的相关问题,以帮助投资者尽快看懂资管新规内容。

  Q1:资管业务未来是否保本?

  《意见》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明确刚性兑付的认定及处罚标准,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金融资产,同时考虑到部分资产尚不具备以市值计量的条件,兼顾市场诉求,允许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

  Q2: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对于个人而言,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Q3:投资者投资金融产品的金额是否有“门槛”要求?

  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Q4:产品成立后是否可以更改产品类型?

  金融机构在发行资产管理产品时,应向投资者明示资产管理产品的类型,并按照确定的产品性质进行投资。在产品成立后至到期日前,不得擅自改变产品类型。产品的实际投向不得违反合同约定,如有改变,除高风险类型的产品超出比例范围投资较低风险资产外,应当先行取得投资者书面同意,并履行登记备案等法律法规以及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程序。

  Q5:过渡期内如何理财?

  《意见》表示,对于不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允许在过渡期内通过发行新产品来对接旧有的资产规模,但存量必须在过渡期内逐步消化。因此,超出规定杠杆的结构化信托、多层嵌套等不符合监管导向的产品将逐步被消化。业内人士称,新规实行后,短期理财或将消失。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