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媒体通气会在京举行
摘要: 传播产教融合好声音 助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媒体通气会在京举行陈锋方乃纯朱是西孟庆国等出席本报讯 (记者 滑清泉)初夏时节,首都北京繁花
传播产教融合好声音 助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
国际论坛媒体通气会在京举行
陈锋方乃纯朱是西孟庆国等出席
本报讯 (记者 滑清泉)初夏时节,首都北京繁花似锦、姹紫嫣红。5月11日,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媒体通气会,在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大厦举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总干事方乃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副市长冯玉梅及黄淮学院院长谭贞出席会议,通报第五届论坛有关情况,现场回应媒体记者提问。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背景下,由教育部2014年倡议设立,以产教融合为主题,旨在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培养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型人才。论坛每年一届,至今在驻马店市已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将于5月16日至18日在我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新时代产教融合新作为”,新增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主办单位。与往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规格更高、规模更大、特色更鲜明,突出“四大亮点”,即突出扎根中国大地根本遵循、突出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方向、突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长效机制、突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点。
会上,陈锋介绍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的重点,并作总结讲话。他说,当前,我国产教融合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十九大召开以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既是对我国过去几年推进产教融合取得成就和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对今后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部署和规划。产教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更加重视从教育供给侧角度和产业需求层面推进产业融合,更深地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融合起来,深化产教融合必须与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同时关注科技革命对整个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影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感谢大家与我们一起走过了四届论坛,向全社会传递了正确声音,推动了产教融合深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即将在驻马店举行的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标志着我国深化产教融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也是推动教育深刻变革的一个新开端,希望大家继续和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更好地使教育融入到现代化强国建设之中,更好地使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朱是西代表论坛承办方介绍了论坛筹备情况。他说,2014年以来,在国家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已在驻马店市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在这个平台上,政府、高校、企业等各界人士,以开放包容的合作姿态、共谋发展的务实行动,对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政策鼓与呼,为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未来寻求方向、探索路子,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促进产教融合、加强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论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品牌性论坛,成为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被誉为中国教育界的“达沃斯”。
朱是西说,与往届相比,本届论坛主要呈现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力度更大、省政府重视程度更高、会议内容针对性更强等特点。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承办好论坛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自2017年12月正式启动筹备工作以来,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努力把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办得更加出色、更有成效,办出更高水平。真诚地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论坛、关注驻马店、宣传驻马店,通过大家深入精彩的报道,传播好声音、汇聚正能量,让更多的国际国内政府机构、教育界、企业界人士了解驻马店和黄淮学院,更多地支持地方本科高校和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孟庆国在主持会议时介绍了第五届论坛有关情况。
会前,还召开了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智慧学习工场)工作推进研讨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准学院、汉唐教育、华恒远大等各方围绕合作共建乡村振兴学院项目,进行了深入洽谈研讨交流,形成了共识。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