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老照片

《王奎山小小说全集》出版座谈会走笔

2018-05-25 08:46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5月22日下午3时,驻马店颐和山庄9楼会议室,来自全市小小说界的人士济济一堂,正在为一个人、一套书召开座谈会。

王奎山:小小说领域的一座高山

——《王奎山小小说全集》出版座谈会走笔

□晚报记者 王慧玲/文 王莹/图

这是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几天的暴雨冲去了四周的尘埃,眼前都是干净、清新的景象,一切都呈现出欣欣然的样子,仿佛一座城为了迎接某个人的到来或重生。

5月22日下午3时,驻马店颐和山庄9楼会议室,来自全市小小说界的人士济济一堂,正在为一个人、一套书召开座谈会。

这个人叫王奎山。

这套书叫《王奎山小小说全集》。

编辑出版这套书的单位是驻马店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这是一套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书籍!

这是一场“高山仰止”的座谈会!

因为,王奎山是全国小小说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因为,王奎山是全国小小说领域最高奖——首届金麻雀奖的获得者。

因为,王奎山是全国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还因为,王奎山是我们驻马店确山人。5月24日,就是王奎山先生逝世6周年纪念日。

参加座谈会的人员合影。

1

会议室里,20多人济济一堂。有来自市文联、市史志办的文化学者,有来自市、县作协的文学界代表,还有王奎山先生的生前好友:韩祖和、赵心田、刘康健、徐则挺、陈德龙、张建林、梁文生、李文杰、李方伟、默露、杜平、王新立、朱国喜、张文智、郭俊峰……

此次座谈会的主办单位是驻马店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王奎山一生对小小说创作情有独钟,致力于小小说创作,成果丰硕。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从2014年开始组织编辑《王奎山小小说全集》,历时2年多完成。这部全集,收录王奎山小小说273篇,汇集了王奎山一生创作的全部小小说作品,也是最能彰显王奎山文学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市史志办主任赵心田主持会议,开篇言意。

每个人都有备而来,每个人都有话要说,大家不约而同发出一个声音:王奎山,中国小小说领域的一座高山!

2

与会者认识王奎山的时间各有不同,或早,或晚,甚至从未谋面。

刘康健说:“我和奎山认识不长,才40年。我早就想放弃文学这个玩艺儿,那么辛苦地写这些东西干啥呀?也不挣钱。可是在奎山的榜样力量鼓舞下,我也磕磕碰碰地走到了今天。”

赵心田说:“很遗憾,我与王奎山老师竟然没有一面之缘。我曾经是个文学青年,对王奎山的小小说非常痴迷。”

张建林说:“我与奎山先生结识于20世纪80年代,一起编写了《中原烽火》。”

而笔者认识王奎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在驻马店教师进修学院代课期间。

3

印象中,奎山先生参加每一场会议,都甘当那个最不被人注意的角色。他经常用最简单的方式与人打招呼,说声“来啦”,找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落座。

大家都受奎山先生的小小说影响,学习、成长,甚至最后也走上了小小说创作的道路。例如,确山县90后的郭俊峰,在初中时读到王奎山的代表作《红绣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开始“众里寻他千百度”,然后学习创作小小说,如今已是一位小小说新秀。

是啊,大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对奎山先生小说的情节不陌生,对小说里面的很多场景都司空见惯,许多故事都耳熟能详。那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村庄、我们乡邻、我们家里的事,如《刨树》、《旋风》、《厕所》……读来亲切朴实,余味无穷。

4

遗憾的是,2012年5月24日奎山先生去世时,很多文友没能前去送别。因为,奎山先生生前有话:不要打扰大家!我一生喜欢安静,让我安静地来,也让我安安静静地走。

《王奎山小小说全集》的出版发行,让人们得以窥见王奎山先生小小说作品的全貌,也增加了对王奎山先生的了解与敬重。

“王奎山是当代中国文坛上的一座丰碑,犹如俄国小说家契科夫,至今无人超越。”市作协主席刘康健说。

2017年,笔者在郑州曾拜访了原《小小说选刊》、《百花园》主编杨晓敏先生。谈到王奎山老师,杨主编情绪激动。他说:“王奎山先生是全国小小说领域至今无人能企及的高峰,高山仰止!驻马店市史志办收集整理出版《王奎山小小说全集》,为全国小小说界办了件大好事,是我们小小说界应该办而没能办成的事,功德无量!”

5

“英才出于吾乡。”家乡媒体人岂能坐等观望?

2017年3月,笔者曾先后在奎山先生的老家确山县顺山店乡李寨村和驻马店美域美家社区,采访了奎山先生的邻居和家人。

奎山先生于1946年出生于确山县李寨村。父亲面黑高大,寡言爱笑,是薄山林场的一名职工。母亲漂亮纤巧,贤惠能干,在家务农。家里姊妹四人,二男二女。奎山兄弟二人随父面相,人称“大黑”、“二黑”。

作为家中老大,奎山呐言爱学,是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位大学生——1968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但他赶上了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年代,毕业那年先是被发配到湖北省汉川县沉湖军垦农场进行劳动锻炼,后被分配到确山法院当书记员,但被人顶替。1972年,他才得以重新被分配到确山县任店高中当老师。由于他教学能力突出,后来被调到确山一高任中学语文教师。1981年他开始发表小说,1985年调入确山县文联。随后作品结集出版。

6

人说“知夫莫如妻。”奎山先生的妻子周仁英女士快人快语,性格开朗。她对丈夫的评价只有6个字:“心好,与世无争。”

一位文友抱着一个很小的孩子第一次来家求教,他不仅留他们在家吃午饭,还给小孩封了100元红包作为见面礼。

工资没按时发,妻子让他到单位问问咋回事,他就说:“多事。该发就发了,不发问有啥用?给不给算了。”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从不作任何要求。说孩子不学算了,鸡子还有两条腿呢,有刨着吃的,有扒着吃的。都想坐轿,都想骑马,谁抬轿?要顺其自然。

然而,这个家多灾多难。先是王奎山的二妹考上大学,却因为恋爱问题想不开喝农药自杀了。两年后,他的不到60岁的母亲受不了打击,也离开了人世。又过两年,他的63岁父亲撒手人寰。没过几年,他的49岁的弟弟二黑也因身患重病去世。

4位至亲相继离世,让奎山先生情何以堪?!

7

座谈会开了近4个小时,与会者意犹未尽。

笔者对奎山先生人生经历的叙述,让人唏嘘。杜平对奎山先生为他医治脱发寻找民间药方的真诚,追忆得泪眼朦胧……

刘康健说:“我建议给奎山老师建一座纪念碑,让人们世世代代都来怀念这位文学大师。”

赵心田说:“我有一个梦想,给王奎山先生建立一座文学馆。”

市文联主席韩祖和说:“建议设立‘王奎山文学奖’,推动全市文学艺术事业快速发展。”

确山小小说作者朱国喜在座谈会上作《行香子》词一首,以纪念王奎山逝世六周年:

小麦生黄,天色垂阴。横幅悬、正念一人。点评作好,回顾交深。忆生前事,离时景,别来心。

耕夫已逝,神韵犹存。动情处、声咽泪噙。音容渐远,历历前尘。读小说集,黑白照,百年坟。

斯人已去,小说成就光耀文坛。

六年祭奠 ,奎山先生从未走远。

让我们永远记得这样一个人:王奎山——中国小小说领域里的那座高山!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