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一位农民的梨园情结

2018-08-03 08:5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晚报记者 王慧玲 张丽丽 文/图付出的是青春,挥洒的是汗水,收获的是金秋。21年来,正阳县农民艺术家王林场领着剧团长年在外,巡回演出累计1.6万多场,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

□晚报记者 王慧玲 张丽丽 文/图

付出的是青春,挥洒的是汗水,收获的是金秋。21年来,正阳县农民艺术家王林场领着剧团长年在外,巡回演出累计1.6万多场,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剧团也因表现突出在省、市戏曲大赛中多次获奖,扬名省内外。

“戏曲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刚开始只是兴趣爱好,后来则把她当成一种事业来经营。余生的几十年,我还会在戏曲艺术追求之路上继续前行。”近日,王林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王林场和妻子、儿女在共同研讨剧本。

戏曲之路始于年少

在采访王林场之前,记者从旁人那里听了一些关于他的故事,如14岁开始学戏,27岁组建剧团,如今已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等。然而,在约定的地点见到王林场时,记者还是被他对戏曲艺术的执着所震撼。

采访定在当天上午9时进行。记者赶到时,能明显感觉到头顶的太阳炙烤得皮肤生疼。走进王林场和演员们的排练屋,原本期待能凉快一点儿,却发现不大的屋子里坐着十多个人,角落的风扇呼呼地吹着也没有一丝凉意,每个人的头上、身上都布满了汗珠。正在说戏的他们根本顾不上擦拭。

此时,王林场正在听大家说戏,偶尔还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见记者到来,他嘱咐大家继续排练,将记者领到另外一间屋子里。唯一的空调坏了之后还没来得及维修,王林场只好拿了两把扇子递过来。“由于资金有限,我们的排练条件非常艰苦,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王林场说。

今年48岁的王林场出生于正阳县王勿桥乡,自小喜欢听戏。那时候,乡里有个“戏班子”,他只要一有空就往那里跑,跟着演员们有模有样地学唱戏。大家对这个好学的小男孩非常照顾,也乐于教他。

“除了经常跟乡里的‘戏班子’演员学戏外,我只要听说附近村里有唱戏的,就会趁着课余时间跑到那里。平时上下学的路上也会喊上几声练练嗓子。”王林场说,他对戏曲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14岁那年,他更是背着父母加入了乡里的“戏班子”,从此开启了正规的学戏生涯。

平时偷师只是单纯的爱好,真到了正儿八经学戏的时候,王林场才知道有多辛苦。即便如此,他还是凭借着对戏曲的热爱,硬是挺过了那段枯燥无味的日子,不仅汲取到了戏曲中的精华,还从中找到了更大的乐趣。

王林场在乡里的“戏班子”一待就是13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喊嗓子,可谓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这样,他的戏曲之路越走越宽,在附近的戏曲圈逐渐有了一些影响力。1997年初,王林场创建了“正阳县便民豫剧团”,成员都是有一定功底的戏曲爱好者。

历尽艰辛终获成功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尽管王林场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却也没想到困难来得那么猝不及防。剧团刚成立时,他带领大家到信阳市罗山县一个村庄去演出。大雪天气并没有阻挡住他们的热情,他们为群众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演出。没曾想,灾难就隐藏在这大雪纷飞之中。

“当时正值2月,天很冷,风也很大,下着鹅毛大雪。”王林场回忆道,留守看戏台的演员把火盆端上去烤火,大风把火苗吹到了搭戏台用的塑料布上,导致租赁的道具与戏台被付之一炬。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王林场彻底傻眼了,他和妻子抱头痛哭了一番之后,又暗下决心一定要重新站起来。由于原计划的4天演出只进行了一半,牵头邀请演出的负责人郭大国心生怜悯,想全额付款并支付车旅费让他们回家,却被王林场婉言谢绝了,称自己一定要把这场演出进行到底,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就这样,在郭大国等人的帮助下,王林场重新购买了道具、搭建了舞台,让演员们打起精神把整场戏唱完,并免费加了三天戏。

这场事故虽然让王林场损失不少,但让他在罗山县打响了名声。此后的两年内,他在罗山县连续演出多场,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剧团的知名度,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他的剧团队伍扩大了,业务也延伸到了周口、阜阳、临泉等地,连年包场的情况经常出现。

“在四处演出的时候,我们遇见了很多困难。也曾经发生过不少事故,但是这些都没能打消我唱戏的激情和意志。”王林场说,那些跟随他的演员也在一次次演出中得到了历练,技艺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这对于他来说还不够,因为没有新生力量,剧目更新不了,会影响剧团以后的发展。

为此,王林场相继把儿子和女儿送到“河南省虎美玲艺术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到剧团担纲。这些年,他非常注重年轻力量的培养,招聘了一批青年演员,实行年薪制。目前,他们中高的收入可达6万元,低的也在4万元以上,这在河南省民营剧团中为数寥寥,在驻马店市民营剧团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2014年,剧团排练的豫剧《铡刀下的红梅》在驻马店市举办的戏曲大赛中荣获文华演出金奖。2016年,正阳县创作了一部反映现代农村生活题材的大型戏曲剧目《春桃》,由王林场的剧团进行排练。之后首演一炮走红,结束了正阳县无戏曲首创首演的历史,并于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14届戏曲大赛二等奖、驻马店市委宣传部5年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

追梦之心永不停歇

谈起这些年走过的路,王林场感慨地说,是国家的文化惠民政策,给民营剧团带来了发展良机,给他们这些挚爱戏曲艺术的坚守者带来了信心和力量,尤其是政策扶持让他们有了充分施展的机会和不断提升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文化惠民政策的实施,一些民营剧团有了专业的指导、经费的扶持及其演出的安排,这些无形中对他们都是一种鼓舞和鞭策。正阳县便民豫剧团经过不断探索、积极尝试、大胆创新,有了飞速发展。

由于表现突出,王林场先后被市、县授予“群众文化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正阳县便民豫剧团也多次被评为“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并被正阳县委、县政府指定为“舞台艺术送农民”资质剧团。2016年,剧团承担起河南省舞台艺术送农民工程任务,累计深入基层免费义务演出200场次。

“每一场演出,我们都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期待能为群众献上最优质的精神食粮。”王林场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妻子也在场,眼含泪水地向记者说出了这句话,并翻出了当初排练《春桃》时的照片,说几十个人在临时搭建的铁皮棚里,冒着酷暑一遍一遍地排练,唯恐上演时有任何瑕疵。

排练中的苦和累并没有让王林场退缩,但是费用支出却让他一次次陷入困境。原来,由于剧团在如今大环境下发展越来越困难,虽然有一些收入但也都用在了提高演员待遇和更新设备上。每次排练大型剧目,他都得四处筹钱,实在不行了他就向银行贷款,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资金短缺、条件落后、人员匮乏……王林场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目前民营剧团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便如此,痴迷戏曲的王林场并没有打算放弃这一行业,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并继续承担着剧本的排练工作。目前,他又接手排练了一个新剧目《三告御状》,预计本月底进行首演。

王林场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自己会把这一生都奉献给戏曲事业。“从14岁学戏开始,我在戏曲圈摸爬滚打了30多年,啥苦没有吃过。我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戏曲传承下去,让更多群众了解它、喜欢它。”说这句话时,王林场的神情异常坚定。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