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健康养生

当心!木耳泡久了可能中毒

2018-08-17 15:14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钟 凯黑木耳味道清淡,颜色特别,很适合做配菜。但近年来时常出现黑木耳中毒的报道,中毒者轻则住进重症监护室,重则丧命,甚至出现全家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钟 凯

黑木耳味道清淡,颜色特别,很适合做配菜。但近年来时常出现黑木耳中毒的报道,中毒者轻则住进重症监护室,重则丧命,甚至出现全家死亡的惨案,让人心惊胆战。

有参与救治的医生反映,黑木耳中毒的症状和毒蘑菇中毒很像,因此怀疑是真菌毒素导致。木耳确实是食用真菌,但它和蘑菇只能算远亲。分类学上,它们同属一个“纲”,大约相当于人和老鼠的关系,因此它产生蘑菇毒素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由于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病因的判断主要根据中毒食品和中毒特征推测。

先看看这个案例:1984年6月,山东发生一起因食用变质银耳引起的食物中毒。286人吃了银耳,其中中毒110人,死亡9人,类似案例后来在河南、河北均有发生。导致变质银耳中毒的是一种叫做“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的细菌,它可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至一天。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轻度症状,随后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昏迷等症状。患者一般不发烧,轻者1~3天自行康复,重症者2~4天死亡。

根据我的判断,导致黑木耳中毒的元凶极可能就是椰毒假单胞。银耳又叫白木耳,和黑木耳的亲戚关系比较接近,大约相当于人和猴子的关系。从黑木耳中毒患者的经历来看,木耳一般都泡发2天以上,容易引起腐败变质。这种细菌最喜欢37℃左右的气温,在26℃左右毒性最大,因此常发生在5~8月。最重要的是,中毒潜伏期和症状都与变质银耳中毒非常吻合。当然,只有把病人的样本拿到实验室才能确证。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去做这方面的检测。一是因为病例少见,二是因为急救医生没这个意识。

曾有研究表明,干银耳中没有毒素,这是因为晾晒过程中紫外线可以破坏毒素。据此估计,干制黑木耳本身含有毒素的可能性非常小,主要是泡发时间过长,细菌繁殖产毒。另有针对变质银耳的研究表明,清水漂洗并焯水不能有效去毒。建议泡发木耳应勤换水,避免出现浑浊、发黏和异味。泡发好应及时吃完,吃不完的要捞出来放冰箱冷藏。如果泡发时间较长,忘了换水,出现上述情况时,别舍不得,果断扔掉。如感觉不适,尽快催吐洗胃,同时向医疗机构求助或自行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无论泡发木耳还是鲜木耳,虽然导致中毒的后果很严重,但发生几率非常小,大家不必过度担心。▲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