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缺陷会导致听觉“供电不足”
摘要:30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教授管敏鑫和陈烨研究员共同主导的一项研究中,团队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得到了线粒体tRNA转录后修饰基因mtu1缺陷
30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教授管敏鑫和陈烨研究员共同主导的一项研究中,团队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得到了线粒体tRNA转录后修饰基因mtu1缺陷的斑马鱼模型,以全面的研究视角阐明耳聋“元凶”mtu1的分子致病机制。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核酸研究》。
本次研究中,管敏鑫团队研究人员首次构建了mtu1敲除的斑马鱼模型,从多层次深入探究致病机理,确定mtu1导致遗传性耳聋的致病机理,在于对听力所需的能量“发电厂”的破坏。当mtu1基因突变时,有3种tRNA无法精确地合成线粒体产生能量的蛋白质“机器”,“机器”功能受损引发线粒体这个产能“发电厂”的供电不足。内耳毛细胞是生物体感知声音的重中之重,其作为一种高耗能的细胞,在维持生命活动和行使功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线粒体为其供能。当mtu1基因影响线粒体功能时,这种“供电不足”引起了生物体的听觉功能障碍。
该研究为遗传性耳聋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和治疗手段。(记者 江耘)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