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驻马店老区

关于竹沟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8-09-11 08:29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杨珊珊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2018年8月8日)

竹沟镇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脱贫攻坚、促进老区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带动和影响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为全面了解竹沟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情况,5月上旬,市老促会会同确山县老促会同志对革命老区竹沟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竹沟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

竹沟镇位于桐柏山和伏牛山余脉交错的小盆地、山区平原过渡带,因沟河沿岸“簧竹茂盛”而得名。距确山县城西30公里,全镇面积18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56个村民组,总人口3.46万。省道S334公路、商桐路呈“十”字型在此交会通过,新阳高速横贯全境并设有下路口,与京港澳、大广、上荣高速相连接,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在抗日战争时期,竹沟镇是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被誉为“中原小延安”。属全国首批命名的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被国家和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中国首批特色小镇、河南省旅游景观名镇、河南十佳名镇等。

近几年来,竹沟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发挥老区优势,充分利用老区政策,努力打造特色小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明确发展目标  提升小镇品位

近年来,竹沟镇党委、政府在集镇建设上,坚持以规划引领,正确处理革命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围绕“保护一个老区、改造一个旧区、建设一个新区”的发展目标,先后争取项目投资近亿元,对传统的老镇区进行保护性开发,使街道、建筑、景点的布局与红色旅游相吻合;对商贸为主的旧区,从基础设施入手,打造环境优美的经营环境;对规划新区,以打造美丽宜居为主线,进行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提升了集镇品位。一是规划先行。投资80多万元先后制定了《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竹沟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1~2020)》《确山县竹沟镇总体规划(2014~2030)》,通过规划,进一步厘清特色小镇发展思路。二是完善功能。投入2600多万元对镇区道路、给排水管网、绿化亮化设施、环卫设施、文化广场等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人工湿地两处、新增绿地56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城镇功能日臻完善。投入500余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85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提升品位。围绕打造宜游、宜商、宜居小镇,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大力挖掘竹沟红色旅游的内在底蕴和休闲观光的原生特色,升级改造传统商贸区,打造优美的经营环境,将小集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使集镇面积由2012年的0.5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36平方公里。

(二)立足本地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

竹沟镇依据本地资源禀赋,始终抓住“特”字做文章。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挖掘特色产业,呈现特色鲜明的山区小镇雏形。一是发展提升传统产业。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大力发展规模种植,扶持烟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每年流转土地近3万亩,连片种植烟叶近万亩、中药材1.8万亩,集中种植和管理,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使之成为全国高香气烟叶开发基地和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二是扶持发展特色养殖业。每年为农户印发养殖科普资料上千册,多次邀请省内农牧高校教授及有关专家培训指导养殖技术,提高了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建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生态羊繁育基地。竹沟镇年中转贩运山羊200万只以上,乐华实业、河南牧亚两家养殖公司入驻以后,年山羊存栏量3万~5万只,每年出栏生态羊6万只以上,远销广东等地,当地6000多名农民从事该项养殖。三是注重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竹沟镇成立了提琴协会,“草根匠人”的精湛技艺得以传承,纯手工制作的“洋乐器”小提琴远销国外,年出口创汇1000余万美元。

(三)红色与民俗融合  保护与开发并重

革命文物是革命老区的宝贵财富,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近几年来,竹沟镇高度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一是保护革命文物。对境内的竹沟革命纪念馆等12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省级各有1处)划定保护区域,制定得力措施,严格管控文物场馆,使红色文化基础设施得到较好的保护。二是搞好纪念馆扩建。为搞好延安街历史风貌的修复工作,在征地、补偿、拆迁等工作中通力配合。每年到竹沟革命纪念馆参观人数有100多万,不仅使观众受到革命传统教育,而且也拉动了当地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三是挖掘民俗文化。发源于竹沟的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得以发掘、整理和传承,央视《远方的家》栏目曾进行了专题报道。每年全国各地慕名前来邀请表演的地区和单位应接不暇。竹沟红色歌谣,竹编、绣花鞋垫等传统手工艺都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6年11月到竹沟镇进行了拍摄。该片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先进文化为导向,集中展现了竹沟在革命战争年代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地位、作用、社会变迁和时代风貌,不仅流淌着人们对青山绿水的缕缕乡愁,更铭刻着人们灵魂深处的红色记忆。

(四)传承红色基因  助推红色旅游

发展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基因、助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竹沟镇境内有20多处革命文物遗址,是原河南省委、河南挺进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八团留守处、新四军二、四、五师和三、七师部分骨干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度挖掘、整合、修复,投资2000多万元恢复重建的孤山冲新四军礼堂、竹沟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知名景区,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往参观和瞻仰,为发展红色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坚持“三个结合”,打造红色旅游。一是“红”与“绿”相结合。坚持把确山县丰厚的红色资源与保护开发自然的绿色资源结合起来,让游客在参观红色景点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奇幻。二是“红”与“农”相结合。坚持把红色资源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务工结合,有计划发展特色农业。沿路的百果园、百花园、农家乐等特色景点,既形成了旅游景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地处全市海拔最高的黄石头村被列入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全村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靠发展旅游业率先脱贫致富。三是“红”与“军”相结合。坚持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国防教育结合。确山驻军多、军人多、军训多。军事训练的演习场地大部分集中在天目山一带和竹沟、石滚河境内,每年的各种训练和演习活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旅游观光风景线,为青少年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军营一日游和夏令营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增添了不少旅游者的兴趣。

2.弘扬老区精神,助推红色旅游。竹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形成了独特的竹沟情结、红色基因和老区精神,为红色文化创作提供了源泉。为了宣传竹沟、弘扬老区精神,营造红色旅游氛围、助推红色旅游发展,县宣传文化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中进行采访、拜访和创作。先后创作了《竹沟情》《巍巍青山悠悠竹沟》《竹沟颂》《石榴花开》《喊一声竹沟》等一大批革命歌曲和文艺作品,相继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和省、市春节文艺晚会上演出,并在中国音乐原唱基地网站上发布。他们与河南省红旗公司联合举办了鄂、豫、皖、苏四省红歌大赛和放歌红土地文艺晚会。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了《彭雪枫将军》《李先念》《丰碑》《刘少奇在河南》《思念》《战将》等影视作品。相继编辑出版了《刘少奇主持中原局》《小延安——竹沟》《中原峰火》《老一辈革命家与竹沟》《竹沟英名》等一大批红色读物。青少年学生从英雄史诗中感受到革命前辈的坚定信念和赤诚之心,对竹沟革命老区更加热爱和景仰。不少单位都把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安排在竹沟革命纪念地举行,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加快竹沟特色小镇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竹沟镇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的期盼和特色小镇建设的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政策不配套、项目建设后劲不足、产业发展层次低、融资渠道不畅、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影响和制约竹沟特色小镇发展的瓶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竹沟特色小镇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加快竹沟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对竹沟革命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力度。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0年)的意见》,强化保护利用竹沟革命文物的意识,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依法依规做好竹沟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二要兼顾革命文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地域性特征,科学编制竹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规划,充分发掘利用竹沟的革命文物资源,努力开发出更多具有老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竹沟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产品。三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音像制品、互联网等媒体,进一步加大对竹沟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开发和利用力度。

(二)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一是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发挥竹沟镇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强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做到“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小提琴制造、生态羊养殖、艾叶、食用菌、中草药和烟叶种植、乡村休闲、生态观光、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二是做好融合发展文章。一方面,积极探索竹沟红色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融合相发展的新路子。利用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发挥以文化“塑魂、兴业、聚人”的功能作用,叫响“红色”、留住“绿色”,形成 “绿肥红艳”的融合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有效整合和充分发挥农业特色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提升农民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三是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文章。依托“互联网+”,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渠道。大力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物资流通现代化。四是做好“旅游+农业”精品文章。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具有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活动,引导有关人士加盟竹沟文化建设,创新竹沟文化产业、繁荣竹沟文化市场,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努力打造竹沟农民幸福生活的美丽家园。

(三)强化和完善各项政策扶持机制。一是加大项目倾斜建设力度。把竹沟特色小镇建设纳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范畴,推动重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有关职能部门要对竹沟特色小镇的规划及建设项目进行论证、梳理和包装,认真研究,用足、用活上级政策,充分挖掘竹沟特色小镇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二是加大财政、金融产品支持力度。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竹沟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力度。金融部门要制定支持竹沟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创新适合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金融产品,努力探索和开发信贷支持与保险、期货等结合的混合金融产品和支持政策。三是加大人才支撑力度。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着力发现一批、吸引一批、招引一批,激励各类人才到竹沟等革命老区大施所能、展现才华。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和推动人才由城市向竹沟流动,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情系老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四)着力加快竹沟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一方面,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一是加快对竹沟大道(镇政府门前街道)与新阳高速下路口对接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前,该项目的路基建设虽基本完工,但存在工程占用军事用地置换及通信光缆改造等问题。涉及三道光缆分别是长线局、联通和军用光缆,建议市政府牵头,军分区、市发改委、市交战办等部门协调解决。二是加快S334公路全线加宽及竹沟集镇段街面改造工程,需要资金支持。三是加快对竹沟镇区段3.8千米竹沟河综合治理工程。对现有光缆进行挖掘后深埋处理。同时,长线局、联通公司要予以积极配合。河道拟改道工程设计方案已完成,整体景观打造及详细治理方案正在设计,建议有关部门加快进度,力争早日完成。另一方面,加快新项目的申报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竹沟镇新项目的策划包装力度,强力推进。一是竹沟革命纪念馆迁建工程项目,建议文化部门积极申报,发改委尽快立项,以争取更多的上级专项扶持资金。二是竹沟干部培训学院建设项目,建议市委组织部积极争取省委组织部立项,把竹沟建成省级干部培训教育基地,以便尽快办理有关手续和立项批复工作,有力争取省级专项项目资金支持。三是竹沟南绕镇公路建设项目(商桐路北段和S334西段升级为国道的连接线路),建议市公路局、市发改委配合立项和规划设计工作,积极争取公路建设资金支持。

(五)着力打造小提琴产业知名品牌。目前,竹沟镇的小提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该产业仍处于原始型生产、粗放式经营、家族式管理阶段,回迁本地的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生产和加工企业分散在竹沟镇、确山县城、驻马店经济开发区等地,多数没有建厂用地,大有回流、外迁之势,如不及时应对,将无法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失去市场竞争力。建议科学规划小提琴产业集聚区,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引导小提琴企业回乡入驻,实现规模发展,实行科学管理,打造知名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发改、国土、旅游等部门要及时给予规划、立项和用地指标调剂,促进竹沟镇小提琴产业的做大做强。

(六)强化领导机制,抢抓政策机遇,形成发展合力。建议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竹沟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验区和示范点,成立市、县两级推进竹沟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行业部门支持竹沟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动员社会各界支持竹沟特色小镇建设,使竹沟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行动。

建立竹沟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对竹沟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协调、部署、指导,强力推进竹沟特色小镇建设;要制定年度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分解到市、县相关单位,定期检查、督导、考核。要举全市之力,完善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医疗、娱乐、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继续探索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筹集经济发展资金,提高竹沟人民的生活品质,把竹沟镇打造成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浓郁特色的样板和亮点。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