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金融 财经新闻 金融视点

不良资产处置乱象等料成整治重点

2018-10-12 17:15 来源: 中证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原银监会网站披露的罚单信息发现,前三季度,银监系统累计公布罚单2528张,合计罚没金额逾16.5亿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原银监会网站披露的罚单信息发现,前三季度,银监系统累计公布罚单2528张,合计罚没金额逾16.5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监管工作的重点将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主,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不良资产处置和化解、房地产泡沫化等是整治重点领域。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开展业务需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注重合规发展。

严监管力度不减

前三季度,银监系统累计公布罚单2528张。其中,银保监会公布10张,地方银监局公布772张,银监分局公布1746张。截至三季度末,银监系统合计罚没金额逾16.5亿元,其中,三季度银监系统累计公布罚单813张,相比前两季度公布的1715张,力度并未减弱。

三季度银监系统合计罚没金额逾2.5亿元。通过梳理不难发现,金融机构“吃下”百万元以上罚单并不罕见。同时,在处罚过程中,监管部门落实“双罚制”,坚持问责到人。

例如,8月底,相关银监局披露了对内蒙古、江西、河南、广东、四川等5家省联社的处罚决定,5家省联社合计罚款3172.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70.5万元。人员处罚方面,监管部门对省联社63名责任人员分别给予取消任职资格、警告和罚款,其中42人合计罚款455.5万元。

“从罚款金额来看,无论是对单家还是五家汇总,罚款金额都是省联社成立以来最高的。同时,监管部门在行政处罚中落实了‘双罚’制度。省联社高管在地方行政级别较高,此次对高管处罚的广度和力度都是省联社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称。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强调,“治乱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以及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和高风险业务,无论从制度、政策还是具体的监管措施和监管行动方面我们都不会放松,要确保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确保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

整治不良资产处置乱象

从案由来看,同业业务、票据业务、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痼疾是三季度金融机构领罚的常见案由。

肖远企表示:“部分银行机构不良资产分类不够准确,个别机构存在隐匿、转移不良贷款行为。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隐匿、违规转移不良贷款以及虚假出表的行为,这也是今年治乱象的重点。”

整治不良处置乱象在罚单中也有所体现。例如,三菱日联银行(中国)天津分行领到的270万元罚单中,隐藏不良贷款便是案由之一。另外,多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也难逃问责。例如中国东方湖南省分公司由于在办理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业务中存在尽职调查不到位、项目审查不审慎等行为,被湖南银监局罚款80万元。

对于未来监管部门的整治重点,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认为,从当前的形势和监管情况来看,未来监管工作的重点仍将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主。

在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杨芮看来,监管部门或重点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特别是涉及网络借贷风险的专项整治。同时,随着各类新规落地,对违反宏观调控政策(信贷政策、房地产行业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的治理力度也将加强。

注重主动合规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应以乱象整治为契机,让合规创造效益成为行业共识。

肖远企称,过去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对于治乱象、压降风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采取了强有力措施。但在堵旁门时肯定要“开正门”,要让金融机构培养新的发展点、盈利点。为此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比如调整了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给银行创造更多处置核销不良贷款的条件、鼓励银行通过多种渠补充资本等。

“严监管形势下,银行业务需逐渐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杨芮表示,一方面要通过持续优化信贷供给,调整信贷结构,有效支持和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优化产品定价模式,提高净息差水平和综合盈利水平,实现银行高质量发展。

赵亚蕊提示,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监管政策、有效配合各项检查,在合规框架内开展业务;要密切关注后续监管细则的出台,及时获取最新政策变化与执行计划,加强主动风险管理,避免风险相对较高的金融机构可能产生的局部风险扩大和交叉传导;另外,要定期评估监管政策动向、实际执行情况及其产生的潜在影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记者 欧阳剑环 王凯文)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中证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