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老照片

法援筑起濒危非遗保护屏障

2018-11-05 11:06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法援筑起濒危非遗保护屏障图为吴义廷的部分胪溪壁画作品。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文化志愿者小分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服务,让一些可能销声匿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援筑起濒危非遗保护屏障

图为吴义廷的部分胪溪壁画作品。

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文化志愿者小分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服务,让一些可能销声匿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本报记者游春亮文/图

这些天,吴义廷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

这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胪溪壁画传承人,在9月底深圳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为其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援助项目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深圳市慈展会文化产品推广部门还与他签订意向,准备向“一带一路”沿线进行胪溪壁画传播。

沉默了很长时间的胪溪壁画又要重现江湖,让吴义廷一扫往昔脸上的乌云。这位潮汕汉子说,最感激的就是为他提供法律援助的两位深圳女律师。

非遗传承人的苦恼

在广东潮汕地区,说起壁画,最有名的要数胪溪壁画。这种闻名海内外的艺术是在祠堂、庙宇、民居的墙壁上批刮上贝灰,涂上灰水,勾上墨线,涂彩各样颜色而构成的一幅幅精美壁画。

胪溪壁画艺术渊源深厚,工艺流程复杂,绘画时构图严格,用色、画工精细,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内容与潮汕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大多取材于和谐吉祥的民间传奇故事,典雅古朴,色彩艳丽夺目,具有独特的乡土艺术特色,成为潮汕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出生在汕头市的吴义廷,是壁画世家,曾参建潮汕、闽南各地祠堂庙宇等古建筑项目的壁画工程,其精湛技艺让人赞叹不已,成为胪溪壁画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他与其他8位名匠一起获评首届“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称号。

然而,一段时间,令这位传统建筑名匠苦恼不已,他一身技艺,却在知识产权方面无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到处有人仿冒、剽窃他的作品。他的域名被抢注,壁画商标申请被驳回,业务市场萎缩,资金短缺,胪溪壁画正淡出世人视界。

那时的吴义廷欲哭无泪,严重影响到胪溪壁画的良性健康发展。

提供知识产权法援

就在吴义廷陷入困境之时,两位深圳女律师陈健和赵琼花伸出了援手,为他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援助,让这位传统建筑名匠受益匪浅,并东山再起。

这两位女律师是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在今年8月成立的文化志愿者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服务小分队的成员。她们得知吴义廷的现状后,便从深圳赶赴汕头。在了解吴义廷的法律援助需求和知识产权的迫切需要后,很快便拿出一套系统的胪溪壁画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

两位律师法律援助为吴义廷提供知识产权规划,从商标、域名、版权进行保护。为吴义廷进行商标注册,注册“胪溪壁画”商标3件,版权登记23件,并进行域名注册。同时给吴义廷起草一个档案和版权资料保管的制度。

此时的这位传统建筑名匠已囊中羞涩,在为他向国家版权保护中心进行著作权登记时,是律师帮他垫付了相关费用。

两位律师说,为更好地为非遗提供法律援助,她们还利用律师事务所开办的乘法网现有的区块链技术,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非遗产品数据图书馆,以利于确权止争,防止对传统文化作品著作权的侵害和对专利的恶意注册。这能发掘隐藏在民间的非遗资源,让一些可能销声匿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目前,两位律师已为胪溪壁画在互联网上基于区块链接的知识产权,进行存证、确权、授权、保护、托管,并将进行交易、投资,整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

搭建社会化保护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不少是以手艺及个体户的方式进行传承和传播,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被抢注和被侵权现象频发。他们普遍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却苦于没有资金和专业人才,而往往维权无门。

为此,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基金,采用网络公开项目推介和募集、基金会统一监管使用、文化志愿者专业律师小组执行的三分离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为积极响应和参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援助工作,来自深圳的律师从业人员作为文化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设计并实现了如下模式:由深圳市慈善会、非遗保护公益基金设立募集平台乘法网,乘法网将公益基金交给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进行专项管理和监管使用。

在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深圳市慈善会、非遗保护公益基金与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资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胪溪壁画传承人吴义廷,将其部分壁画、国画作品捐赠出来,所得的资金又捐献给基金会,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基金,以持续帮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非遗传承人。

陈健和赵琼花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她们热衷于为非遗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目前,广东省有800多个非遗项目,以她们为代表的律师正在积极为一些濒危的非遗项目做抢救性保护工作,最近已作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化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援助。针对每一个不同的非遗项目规划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案,提供网络存证、申请确权,授权及资源数据库管理和保护、许可使用和交易,投融资全过程,网络以深圳市慈善总会.非遗产保护公益基金的公募方式,让全社会和民众关注并支持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以及为其所提供的法律援助工作。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法制日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