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政策密集落地
摘要:多地纷纷出实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最近一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政府部门和地方监管部门陆续部署和出台了新一轮的支持民营经济政策措施,其中,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成为
多地纷纷出实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最近一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政府部门和地方监管部门陆续部署和出台了新一轮的支持民营经济政策措施,其中,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成为多地政策发力重点。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方面,推动银行资金向民营企业倾斜、直接为民营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完善融资担保制度等成为各地政策清单上的重要选项。
北京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将设立70亿元人民币的再贴现额度专项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通过循环使用,每年可支持小微、民营企业获得不少于120亿元的票据融资。另外,针对当前民营上市公司面临的股权质押流动性危机,北京西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均提出设立市场化基金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发展。
上海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三个100亿”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包括将建立规模为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为优质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100亿元,逐步扩大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规模至100亿元。
浙江银保监局筹备组负责人表示,浙江银保监局筹备组日前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对民营企业要提高授信业务考核权重,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在信贷准入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不得简单压贷、抽贷、断贷。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政策切中民营企业融资痛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主要是为了解决民企信贷问题。民企生存能力偏低,信用风险高,这部分超额风险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来分担。“地方政府设立基金并入股相关企业旨在化解上市民企股权质押流动性危机。现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面临爆仓风险,一方面银保监会出台政策,让银行对股权质押灵活处理,不要一味平仓。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出招,这些均有利于化解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困境和压力。”曾刚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相关政策旨在引导商业银行改变理念,不要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的市场准入。另外,引导银行在风险识别、考核激励等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金融机构在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金融供给的同时,也必须要把控风险。曾刚表示,金融机构必须判断企业融资需求是否合理。“一些有合理融资需求、以前可能被市场错杀了的民营企业,应该是支持的重点。但一些过度扩张脱离主业,或是不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而将要被淘汰的民营企业,则不该被支持。”他说。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经济参考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