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俗的文化天中的年
陈老庄村:巾帼心向党 舞出新生活
记者 温培雅 通讯员 陈磊 文/图
“第一书记责任大,扶贫扶志进农家,一看家庭真实情,二是认真做普查……”2月11日是正月初七,在西平县盆尧镇陈老庄村的文化广场上,喜庆的锣鼓、欢乐的舞步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巾帼宣传队的队员正在加紧练习元宵节的文艺演出节目。
该村的巾帼宣传队是市、县妇联打造的一支扎根农村、社区,以广大农村妇女为主的文艺演出队伍。成员年龄最大的70多岁,小的也有30多岁。她们唱歌、跳舞、说快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惠民新政策,传递社会正能量,寓教于乐。
“我们陈老庄村共有3000多人,其中妇女超过1700人,占到一半以上。做好妇女工作,不仅关系着个人增收致富、家庭和睦,也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现在陈老庄村妇联执委有17人,这17个人里面有好媳妇、有种植大户、有科技致富带头人,有人负责巾帼宣传队、有人带领志愿队做服务、有人负责矛盾调解,各司其职,真正让基层妇女工作活了起来、热了起来、强了起来。但是,我们的巾帼宣传队可不是跳跳舞、唱几句那么简单。”西平县盆尧镇陈老庄村妇联主席陈春荣介绍说。她和姐妹们说的快板书和编的唱词里有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内容,表演的“三句半”内容包括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都是老百姓一听就懂的“大白话”,不仅文娱活动丰富了,而且还有教育意义。现在,村里打麻将、吵架的少了,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的多了,“半边天”们为乡风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
为了使基层巾帼示范宣传队的表演更加规范,市、县妇联做了诸多工作。不仅开办了巾帼宣传队骨干培训班,对宣传骨干进行培训,还为巾帼示范宣传队统一配备了服装和器材。
村民崔书荣由巾帼宣传队的“铁杆”粉丝变成了如今的骨干力量,她自豪地说:“以前都是围着老公、孩子和锅台转,现在每天学习政策、宣传精神,生活很充实,我的人生我做主。”
舞台向阳花
唱响新时代
舞出好日子
台上亮点多
皇家驿站:踏雪寻新春 感受古驿情
记者 陈司 文/图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节后的一场小雪,让地处驻马店市区南部的特色商业街区——皇家驿站,在庄重典雅的传统风格外增添新春的喜悦。
抬眼处是粉墙黛瓦、亭台楼阁,整齐的街巷店铺与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在这里和谐布局,一排排、一串串大红灯笼随风舞动,街角处的“驿”字道旗仿佛在诉说着脚下这片黄土地曾经的繁华与辉煌;行走在复原的驿站古道,覆盖着一层薄薄积雪的石板路发出岁月的回响。时近黄昏,次第亮起的彩灯让皇家驿站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品味传统民俗,感受厚重文化,到驻马店皇家驿站逛庙会,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迎接春天。
灯笼映新春
古戏唱新年
挥毫散墨香
小吃滋味长
三宗寺村:村头演“村晚” 女人唱大戏
通讯员 周一渤 文/图
去年春节,村里还没有搭建舞台,村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就有了崭新的舞台。留守妇女们自愿参加,自发准备“村晚”节目和音响设备等。她们的演出自然引来了乡亲们的围观,连公路边都站满了人。
大周庄的广场舞蹈队在暖场节目结束后第一个上场。她们多年来坚持农闲练舞,曾参加过县里和镇里的一些相关比赛。据了解,这次活动就是由大周庄舞蹈队发起的,村妇联主席赵线自掏腰包买来了喜庆的红围巾和文具,发给了表演的舞蹈队员和孩子们,算是一次演出的纪念。村里更多留守妇女开始热爱广场舞并参与这类活动,正是受到了赵线的影响。
台上跳舞尽心尽力,台下拍照气氛热烈。动感十足的广场舞,队员一招一式也是有模有样。村里的舞台今天属于她们,自己的“文化阵地”自己去“引领”。舞台上的女人大都是本村的留守妇女,她们在这种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
猪年第一天,她们是这样跳着过的,新年的本色就应该是红红火火。
歌舞颂盛世
镜头聚“村晚”
村头演出火
笑语迎新春
鼓响舞步欢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驻马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