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带来新变化
摘要: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盛德劭眼下,在平舆县十字路乡,随着扶贫攻坚的推进,这里的精准扶贫村村开花结果:扶贫种植园里,农民正忙着采摘大棚瓜菜,给早春西瓜吊藤、授粉;各村
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盛德劭
眼下,在平舆县十字路乡,随着扶贫攻坚的推进,这里的精准扶贫村村开花结果:扶贫种植园里,农民正忙着采摘大棚瓜菜,给早春西瓜吊藤、授粉;各村的大多贫困户,忙着种植双膜西瓜、中药材,移栽西瓜苗、黄花菜;各村的扶贫车间里机器欢唱,一批批产品下线出厂,有的销往周边城乡,有的远销港澳、东南亚……该乡扶贫攻坚工作,带来了“五多五少”的变化喜人。
特色种植多了
传统种植少了
王关庙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德喜,去年套种4亩瓜菜、中药材,收入1.7万元,今春他接着套种中药材、西瓜、蔬菜,增收脱贫有了稳定的收入。
该乡通过组织扶贫队员逐户走访、调查摸底、信息筛选,帮助贫困户选上适合自身条件的增收脱贫项目。通过对贫困户多次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全乡已有623户选上了特色种植、间作套种增收项目,发展形成了石磙庙村、前盛村的黄花菜、花卉苗木,王关庙村的中药材,中马村、秦盛村的辣椒、红薯、红高粱等特色种植6000多亩。
上班人多了
外出人少了
前盛村的贫困户庄小霞,在村里的扶贫企业风行标识有限公司上班,月工资2400元,她高兴地说:“车间离俺家只有几百米远,上班方便,既顾了家,工资也不低。”这家公司生产的广告招牌标识产品,每天通过快递公司发往全国各地,并与韩国、泰国等国家常年有业务往来,公司招聘当地300多名员工,有50多名是贫困户。
目前,该乡8个村建成投产的扶贫就业基地,主要生产藤编、服装、食品等产品,安排贫困户、残疾人就业170多人。
打工的人多了
闲人懒人少了
清明节过后的每天早晨,前盛村的贫困户李小网像往日一样,骑上电动车到三里外的李芳庄生态种植园去上班。她去年在种植园承包了一座瓜菜大棚收入两万多元,今春她带动6户贫困户承包大棚,产业脱贫有了稳定的收入。
目前,该乡以李芳庄“全国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驻马店市优秀带贫企业”为龙头,带动全乡发展14个特色种植带贫企业,全乡600多户贫困户和226户脱贫户享受到了产业带贫全覆盖,一大批贫困户、留守妇女到种植产业园务工、承包大棚管理,自然村里闲人懒人少了。
残疾人就业多了
要低保救济少了
石磙庙村孙海申是左腿截肢的二级残疾人,往年他经常开个电动三轮车,带着三四个残疾人到乡机关推销扫帚、毛笔、水笔等用品,去的次数多了,乡机关也用不了那么多毛笔、扫帚,但也要照顾这些残疾人几百元钱,不然的话,他们堵门不走,影响办公。特别是到了元旦、春节,到乡政府推销挂历、年画要救济的残疾人就更多了。
如今,孙海申在“优秀带贫企业”李芳庄生态种植产业园上班,主要从事浇水、大棚控温、采摘瓜菜等工作,每天有50元收入,他说:“政府对俺这些残疾人贫困户有照顾,俺又有了收入,再也去要救济。”
该乡通过严格按“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精准确认贫困户,并对六类人员贫困户边缘人群建立翔实准确的佐证材料档案,各村争当贫困户、要低保、要救济、上访告状的没有了。
文化大院人多了
赌博打牌人少了
该乡的8个村,都借助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建设了文化大院,大院里有舞台、农家书屋、远程电教室、健身器械等设施。每当农闲或茶余饭后,村民三五成群走进文化大院,借阅书报、健身、跳广场舞等。该乡每个村都成立有精准扶贫宣传队,轮流到各村文化大院表演比赛,并巡回各村演出,以表演唱歌、快板书等形式,宣传扶贫攻坚的好人好事、产业脱贫的先进典型,从宣传政策上、励志上,有力助推了扶贫攻坚。
在每个村的文化大院里,都建有村规民约墙、好人好事光荣榜和表彰本村的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脱贫标兵的文明墙,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先进典型人物的熏陶下,赌博、打牌、打架斗殴的人没有了。
责任编辑:w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