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乡土文化 回望乡村

掏鸟窝

2019-05-01 14:5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王太广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鸟儿们开始衔草垒窝,繁殖下一代。鸟窝吸引了我们这群孩子的视线,于是便淘气地想着掏鸟窝。

树上的喜鹊窝、乌鸦窝垒得太高,危险性大,我们一般不敢掏。对于树上的、墙洞里的鸟窝,小伙伴们则想方设法去掏。

俺庄是宿鸭湖水库的移民,建房子所用的水泥梁、檩、椽子等物料都是国家统一在外地用水泥预制好的,也算是框架结构吧。在没有装墙之前,这些梁、檩的缝隙很大、很多,自然就成了鸟儿们筑窝的首选地。房檐下的水泥檩条距地面仅2米高,中间起脊的过梁有3米多高,有的梁檩下放些成堆、成摞的砖头和土坯。我们顺着爬上去,掏得多了,发现一个规律,凡是铺垫软质干草和羽毛的地方必定有鸟窝。

有一次,我刚爬上去,当手快接近鸟窝时,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在我头上乱飞,这时,我的手已经触到一个软软的、湿湿的东西,心里一慌,手又缩回去了,身子打了个趔趄,差点摔下来。低头一看,旁边还有一摞4层的砖头没有踩到,我用手扶着檩,双脚蹬上了高处。居高临下,可以直接看到鸟窝里的情况。窝里有5只尚未长羽毛的赤红色皮肤的小鸟,黄色的小嘴,它们用惊恐的眼睛望着我,瑟瑟发抖,叽叽哀鸣。我没敢动它们,转向旁边的鸟窝摸去,相继掏出10多个拇指大小的麻雀蛋,上面布满了褐色的斑点,热乎乎。拿回家后,我把鸟蛋放在还冒着烟的锅底灰里埋上一会儿,就拿出来吃了。

有了第一次掏鸟窝的收获,我的胆子慢慢大了。隔三差五地跑到丁国喜、韩振国等几家没有装墙的敞篷房里掏鸟窝。比我大几岁的海亮哥对我说,麻雀是“雀乎眼”,晚上看不见东西,他们经常在夜里去抓麻雀,一抓一个准。

几个孩子在一起,胆子就大了。有一天下午,我和李老卯到吴常法家的空房子里玩。发现靠南檩下的砖头垛不高,踩上去,人够不着鸟窝。我们就从另一个砖头摞上搬砖增高。李老卯让我先上,我爬上去后,顺着檩条挨着摸。当我的手伸到一个窝后,摸着摸着,突然碰到一个凉凉的东西,我下意识地感觉到与麻雀温暖、柔软的身体不一样。立刻将手缩了回来,然后,踮起脚尖,伸着头往里看,啊!竟是一条花花绿绿慢慢蠕动的蛇,顿时,我心跳加快,冷汗冒出,一边捂着狂跳的胸口下来,一边对李老卯说:“吓死我了,里面有蛇!”李老卯安慰我说:“我还摸着过老鼠呢,那老鼠从窝里跑出来,把我吓了一大跳。你的运气不赖,蛇没有动,也没有咬你。”我一直疑惑不解的是,麻雀窝里怎么会有蛇和老鼠呢?

从那次受到惊吓后,我好长时间没敢去掏过鸟窝。后来听大人们讲了掏鸟窝摸到蛇的事,我心中的疑团才算解开。原来蛇和老鼠都是为了吃麻雀蛋才钻进麻雀窝的。

童心未泯的我,依然不改顽皮的本性,没有麻雀窝可掏的时候,目标又转移到树上,掏斑鸠窝去了。我将捉到的羽毛未丰的小斑鸠用细绳拴着玩,用所挖的蚯蚓、逮住的小虫喂小斑鸠,可它什么都不吃,也许是太小了,离开了妈妈的呵护无法生存,没过几天,便死去了……

看着死去的鸟儿,我发誓再也不掏鸟窝了。

王太广专栏:回望乡村

55555.jpg

主要内容:回望乡村风貌,讲述乡土故事,传承天中文化,揭示深刻内涵。

个人简介:王太广,河南汝南人。生于贫困农村,饱尝生活艰辛,抒发真情实感,通俗自然亲切。多篇作品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作家文摘》等报刊上发表,《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分别开有专栏。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