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市政协“提高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和治理水平”专题协商会发言(摘要)

2019-05-16 10:07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郭永勤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4月25日,市政协以“提高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和治理水平”为主题召开了双月协商座谈会。陈锋、何晞、谢凤鸣、苗炳启、郑玉林、李家平等领导及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体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信局、市房管中心的有关负责同志、部分政协委员及特邀人士代表参加会议。今日本报摘要刊登发言人的发言要点,敬请关注。

编者按 

4月25日,市政协以“提高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和治理水平”为主题召开了双月协商座谈会。陈锋、何晞、谢凤鸣、苗炳启、郑玉林、李家平等领导及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体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信局、市房管中心的有关负责同志、部分政协委员及特邀人士代表参加会议。今日本报摘要刊登发言人的发言要点,敬请关注。

一、抓建设补短板着力提升我市城市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市政协副主席谢凤鸣在专题协商会上的主旨发言: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一边连着党委、政府,一边连着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说:“社区是基层的基础,基础坚固了,国家大厦才能牢固。”可以说,社区工作非常重要,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按照市政协党组安排,2019年3月以来,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成立调研组,先后到驿城区、开发区、西平县等地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和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座谈,深入了解我市城市社区建设治理现状,认真分析查找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概述如下: 

一、城市社区建设治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社区建设治理工作,并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下,积极开展规范化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创新,使我市社区尤其是城市社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区整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便民服务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一)制度日益健全。相继出台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驻马店市社区治理创新专项行动方案》等十多项社区建设工作制度,为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和治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注重加强基层社区“两委”班子建设,严密依法组织历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通过民主选举,选优配强了社区带头人,并初步形成由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服务队伍。 

(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按照“一有十中心”规范化社区创建标准,努力补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四)社区服务网络日渐完善。社区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服务网络,尤其是我市深入开展规范化社区创建工作以来,市、县(区)、街道三级共同发力,合力推进规范化社区创建工作迈向新台阶。 

二、城市社区建设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布局不合理。现在的社区多是由行政村沿革而来,未完全按照1000~3000户的标准规划设置,如有的社区多达10000户、40000人,有的仅400户左右,规模大小不一,布局不够合理,不便于开展管理和服务工作,不利于社区规范化建设。顶层设计还存在一定缺失,社区的办公和服务设施用地未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 

(二)未厘清社区工作职责。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社区治理是全体居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基层政府主导下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而目前社区却成为政府部门的延伸,职能行政化较严重,一个社区挂着政府各部门十几块牌子,承担大的工作十几项、小的工作几十项,使社区的工作十分繁重。而在为群众提供公共、公益服务和组织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上,则多有缺位的现象。 

(三)社区党建工作薄弱。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的领导核心,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进行统一集中领导,社区党建的水平决定社区治理水平。而目前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比较薄弱,一是党组织覆盖不到位,片区、网格、楼宇等尚未全覆盖,党建工作有不少“空白点”。二是党员服务管理不到位,党员与社区党组织脱钩,未过双重组织生活。三是党员作用发挥不到位,社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够,党员参与社区事务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四)基础配套设施不达标。城市社区多数服务用房没有按照“每百户拥有综合服务设施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办公场所和配套服务场所不达标。中心城区70个城市社区,目前仅有8个通过了标准化建设验收,仍有8个社区为租房办公的拎包社区。驿城区43个城市社区中,有31个办公用房不达标,缺乏服务场所的情况更为突出。 

(五)资源配置不到位。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化宜居幸福社区,并提出一些具体指标,如2020年城市社区实现养老全覆盖、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60%、每个城市社区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等,这要求各类社会资源必须配置到社区。目前,我市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仍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如分级诊疗未全面落实,老人幼儿日间照料、文化体育服务、法律咨询以及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等,还不能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 

(六)居民主体意识不强。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对社区治理参与度低,尤其是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外来买房进城的人,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是哪个社区,从没参加过社区活动,没有接受过社区服务,有明显的距离感。有不少小区未建立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的基本职能未正常发挥。 

(七)保障措施不到位。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未把社区治理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纳入各级党委一把手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议中。二是投入力度不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信息化建设未能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三是队伍建设滞后。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偏低,平均工资约2000元,缴了养老金和医保金后只剩1500元左右,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四是考评体系不健全。以社区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未能建立起来,社区工作好坏仍单纯由政府部门评定。 

三、几点建议 

按照《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豫发〔2019〕6号)精神,结合我市城市社区建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一是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我市近年来出台有关社区建设治理的文件10余个,有些未能完全落实,建议进行排查梳理,抓好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二是结合我市实际,对照新下发的省委豫发〔2019〕6号文件,制定有关具体可行的实施意见。三是把社区建设治理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空间利用规划,对目前社区设置进行合理调整,优化我市城市社区布局。 

(二)厘清权责,推动减负增效。一是应明确社区居委会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定位,建立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和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应由政府部门履行的职责,不得要求社区承担。让社区工作回归主业,回归到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上来。二是社区工作事项之外的任务,可由政府购买服务获得。确实需要社区协助的事宜,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为社区提供经费和必要的工作条件。三是清理各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和加挂的牌子,减少各类评比活动,取消“一票否决”事项,街道办事处对社区的综合考评要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价值取向。 

(三)党建引领,提升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以高质量的社区党建提升社区的建设和治理水平。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确保社区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拓展基层党建范畴,扩大新兴领域党建覆盖面,在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市场等建立党组织,着力消除党建“空白点”。三是把社区常住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引导党员过双重组织生活。创新社区党员管理服务模式,推行“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四是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把组织体系延伸进社区,并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 

(四)加强引导,发挥主体作用。一是落实社区居委会、监督委员会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制度及“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方法。二是指导各居住小区建立健全业主委员会,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社区常住居民纳入社区服务范围。四是要强化宣传教育,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引导居民广泛参与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五)积极谋划,优化资源配置。一是随着我市行政中心的转移,不少机关事业单位搬迁,一些闲置的国有、公有固定资产,建议优先调配给社区,大力推进“一有十中心”建设。二是对新开发、改造的住宅小区,按照每百户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并明确产权归属。三是按照省委建设现代化宜居幸福(平安、法制、惠民、和谐、文明、适老、活力、智慧)社区的要求,明确责任单位职责,动员全社会参与,抓好实施和落实。四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各类社会资源配置进社区,尤其要让涉及民生的企事业单位把服务终端进入社区平台,如证照变更、税费缴纳等在社区办理,真正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六)强化措施,提供切实保障。一是明确责任体系,把社区建设治理工作纳入党政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体系,落实县(区)书记第一责任人、街道和乡镇书记直接责任人职责。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区)应将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及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财政保障力度,稳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三是落实用人政策,及时把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到街道(乡镇)领导岗位,形成示范效应和正向激励机制。四是鼓励社会参与,引导各类社会团体、群众性组织网络站点进社区,为群众提供服务。鼓励志愿者协会等公益性组织进入社区开展公益服务。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作用,广泛宣传社区治理创新做法和突出成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 

二、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建美好新家园 

驿城区西园街道党工委社区建设治理经验介绍: 

驿城区西园街道办事处位于驻马店市城区中心,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辖前王、文明等五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西园街道党工委强化党建统领作用,大胆探索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模式和路径,积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提升群众小区(楼院)大家庭、社区大家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党委政府之窗、居民百姓之家。 

一、强化党建引领,建强社区基层组织。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有机融合,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一是织密基层组织网络。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四级党组织体系,构建街道、社区、居民小区(楼院)三级工作网络,形成班子成员联系社区、社区干部分包网格、党员下沉小区(楼栋)的党建机制,将党组织的设置链条向社区网格、商务楼宇、商业街巷、协会(团体)、小区楼栋延伸,形成了“网格事情党员管、社区事情大家办”的良好氛围。目前,辖区建立5个社区“大党委”、设置15个党建网格、成立59个小区党小组,在辖区12条街巷建立诚信一条街、精神文明宣传一条街、红色教育一条街等为主题的6个党组织,在青年书法协会等6个社会组织中成立党小组,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街道社区全覆盖,做到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哪里。二是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大力推行“小街道、大社区”工作机制,以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举辖区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社区“两委”,选拔街道青年干部下派到社区锻炼,选聘公益岗位人员下沉社区服务等办法,优化社区工作队伍。每年统筹划拨部分经费,用于解决社区建设和服务支出,每个社区党建经费由每年3万元提高到8万元,社区工作、服务和活动经费实现了“实报实销”,社区工作人员人均月工资由1600元增至2050元。同时,以无主管小区(楼院)为突破口,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成立业主委员会,采取物业、业主、社区三方捆绑的管理模式,在辖区171个小区楼院成立业主委员会106个,建立联合物管会26个,基本解决了百分之八十老旧小区管理上的难题。三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按照“壮大服务类、培育事务类、规范文体类、发展慈善类”的工作思路,以品牌化社区创建为导向,发挥各类协会组织党员作用,发展培育各类社会组织39个。前王社区以“先锋社区”创建为抓手,成立亲情夕阳红协会,组建老年舞蹈队、模特队、文艺队等,让社区老年人凝聚一起,参与社会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强化资源整合,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一是凝聚共建合力。依托“双报到”等服务载体,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进小区认领公益服务事项,组织辖区70多家驻区单位深入相关社区对接,建立医疗卫生、环保、扶贫帮困、法律服务、水电维修等26支志愿服务团队,3166名市、区直机关单位党员注册社区志愿服务者,参与城市创建、社区治理、扶贫济困等志愿活动。二是搭建信息平台。依托街道技防监控平台、城管智慧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在街道建立“爱在西园”工作微信群,在社区建立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微信公众号,实时对街道辖区内各党组织通报情况,沟通各自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的任务、本地本单位进展动态等信息,推动各项工作快速部署、快速落实。三是共享阵地资源。建立阵地联用、空间共享机制,协调驻区单位闲置办公用房,先后解决文明、驿新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升级改造文化社区办公用房。与团市委共同打造“党建团建文化家园”,利用市锅检所闲置办公用房打造区域化党建教育实践示范点等,联合医疗、法律、托教、养老、银行、商场等服务,统筹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三、强化制度建设,激活基层治理活力。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专职+兼职”的“大党委”制,落实共驻共建“双诺双评”制度,将驻区单位、物业机构、“两新”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委任为社区大党委委员,邀请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参加联席会议监督指导工作,着力打造“大党建、大服务、大民生”区域党建共同体。二是建立社区协商议事制度。以社区“大党委”为主体,定期召开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机构、社会组织、居民代表、小区商家等代表联席会议,对居民关心的问题共同商议、共同解决,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促和谐。三是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按照市、区、街道网格化管理网络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建立网格管理队伍,配合环保、城管、安监、公安等执法力量下沉到网格,强化治安防范,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2017年以来,西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社区治理合力,全面推进“精细、精美、精致”西园建设,着力打造民富民安、宜居宜业、和谐幸福的新家园,不仅实现了服务人群从幼到老,而且使社区治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融合度,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与先进地区(街道)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社区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居民自治组织不够完善、群众参与广泛性不够好等。今后,西园街道党工委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实际补短板抓薄弱,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机制,努力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三、提高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水平 

驿城区政协副主席吴福玉认为: 

近年来,我市社区建设工作有了长足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居住环境改变、生活质量提高等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给社区建设与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吴福玉建议: 

1.加强党建,完善社区运行体系。牢固树立社区党建的工作理念,坚持统筹协调的工作原则,整合经济、社会资源,推动形成街道、社区、驻街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和党群工作一体化的运行体系。 

2.立足市情,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厘清权利清单,建立社区工作行政事务准入制度,明确政府及部门权利运行的程序、内容、方式、范围,分清责任主体,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避免各种行政事务一揽子交给社区,切实为社区减负。 

3.因类施策,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推行项目化运作方式,以政府为主导,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服务推行社会化运作方式,吸引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参与,考核标准为服务设施的使用率。 

4.结合实际,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市委、市政府北迁之前,市直单位办公区多集中在驿城区辖区。随着市委、市政府北迁,市直单位相继北移搬离,部分老旧办公场所闲置。建议将市直单位闲置办公用房交由驿城区使用,满足放管服改革关于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的要求,满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彻底解决标准化社区建设缺乏场地和办公场所等问题。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市政协委员、市卫生计生监督局法制稽查科科长李秀娟建议: 

1.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加大全科医生等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培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培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2.改善服务环境,拓展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一是加大资金设备投入力度,改善房屋设备,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好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二是充分利用医保、价格、信息化等手段引导患者就地就医,打造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卫生服务格局。三是建立以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为核心的全科医生团队,将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结合成签约服务包、与社区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建立契约式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活动。 

3.整合社区资源,提供共建共享卫生服务。整合街道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及居民的力量,利用各自的优势,联手合作,携手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4.加强舆论引导,转变群众卫生服务观念。一是加大对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力度,让居民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二是广泛深入宣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扩大社会影响,使“首诊在社区”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 

五、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优美和谐智慧社区 

市政协委员、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主任周宁认为: 

社区信息化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是智慧社区的重要基础,是增强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周宁建议: 

1.社区信息化应制定标准规范有序推进。将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纳入“智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通过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最大程度避免重复建设,尽快建立并完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绩效评价标准等体系。 

2.社区信息化促进治理向服务转变。通过社区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形成“社区大数据”,为社会服务、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开发社区资源,凝聚政府和企业合力,结合公共服务和民生需求,打造出社区政务服务的大数据平台,实现社区服务延伸到“最后100米”。 

3.社区信息化要实现服务多样化。应加强社区信息化集成,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提供包括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便民缴费和查询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居家养老服务等政务和社会服务。4.社区信息化应提升居民的参与度。让居民充分领略智慧社区的魅力,体验信息化的便捷,自愿参与社区各项工作中,既规范了管理,也方便了居民。 

六、加强社区自身建设奠定良好工作基础 

市政协委员、驿城区人民街道建新社区支部书记王秋月认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动,全市城市社区建设长足发展,为搞好城市管理、服务居民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仍存在社区阵地建设达标率低、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社区自治活动开展不经常、社区服务功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 

王秋月建议: 

1.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旧城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建立规划先行、有序推进的社区阵地建设机制,将建设社区阵地作为住宅小区开发的前置条件,做到新开发的社区服务用房纳入片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修建、同步投入使用。 

2.加大社区经费投入力度。将社区服务设施列入年度计划,适当加大投入,逐步将社区工作纳入财政公务支出,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体制,切实保障社区有人干事、有钱干事、有地方开展活动。3.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工作能力和待遇。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较高、队伍稳定、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社区干部队伍。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让他们的工资赶上在职人员平均工资。

七、加强我市社区法制化建设 

市政协委员、河南尚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权利华认为: 

在目前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目前我市社区法治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着基层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不足、治理主体关系不顺及干群法治思维缺位等问题和不足。 

权利华建议:1.发挥党组织带动作用,优化法治环境。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正确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党员干部、公务人员、社区工作者争做普法守法的表率,营造良好法制环境。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凸显法制氛围。社区要聚集相关领域的专家、群众代表共同制定出社区民主议事规则、居民事务处理程序、方式,使社区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带动社区居民自觉依规依章做事。 

3.打造法制网络体系,做好法制服务。建立“一社区一顾问”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法律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一社区一顾问”,介入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居民纠纷等领域,满足社区广大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八、完善社区治理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市政协委员、省交通技校高级讲师李二军认为: 

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与民生息息相关,是加强社区治理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幸福感的重要工作。 

李二军建议: 

1.完善物业管理行政新机制。建议成立市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政府有关部门为物业管理第一责任人;完善物业管理政策法规,出台《物业管理工作实施条例细则》等,为物业公司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2.严格执行物业管理公司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聘物业公司,规范物业公司的管理行为,接受业主和业委会的公开监督。 

3.规范收费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建立规范的物业收费管理制度,提倡按质论价、优质优价、质价相符的收费标准;补齐制度短板,形成完整的物业管理办法,加强对小区物业收费监管,让居民缴费交得明白、住得舒心。 

4.提升物业管理人员素质。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物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如开展物业服务经理培训班、家政及绿化管理培训班、电工培训班等,全面提升物业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到真正服务住户,让业主满意。

九、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驿城区政协委员、南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郑晓阳建议:

1.要提升认识,把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尤其是“社区养老”作为一个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科学、有序地制定社区养老服务整体规划,纳入整个社区长远发展规划之中。同时,把宣传工作引入社区,到老年人身边进行宣讲,把相关政策宣传到老年人的心里去。2.抓好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把养老服务中心人员队伍建设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引导更多的社会工作者加入这个事业当中来,鼓励在校大学生到养老服务中心从事志愿者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社区就业,把更多的养老服务岗位列入公益性就业岗位,落实编制和待遇,稳定人才队伍。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应实行产业化经营。养老服务应是社区有规划、社会有监督、相关部门有管理,充分利用好政府已有投入,并在产业化经营中不断完善。对社区中一般离退休人员根据实际承受能力,实行有偿服务合理收费。对于承受能力差的老龄家庭,应合理利用好政府的财政投入支持和社会赞助。4.社区新型养老服务机构应提供服务的范围。一是提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就近就医又能享受上门服务是老年家庭的期望。二是提供生活照料服务。三是提供精神慰藉。要把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十、以社区减负增效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驿城区政协委员、雪松街道雪松社区支部书记杨新华认为: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居委会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日益增多,评比考核广泛覆盖、挂牌台账任务繁杂、盖章证明事项琐碎等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制约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治理水平。 

杨新华建议: 

1.依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建立社区工作清单,把社区治理职责法治化。委托社区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要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尤其是要求各职能部门,不能把社区当成行政部门或下属单位,把自己的工作转嫁给社区。 

2.转变对社区考核的方式,社区是社区居民群众的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自治性质要求社区干部要用主要精力抓好社区自治范围内的各种事务。对社区的考核工作,实行以社区居民自我考评为主,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评比。3.制定社区印章使用范围清单,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且社区有能力提供证明的,方可使用社区印章。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证明核实事项不得要求社区出具证明。 

4.针对社区服务专业不足、人力不足、资源不足、活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完善社区工作机制,改善社区办公环境,提高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建立社区工作者报酬自然增长机制,提高社区干部积极性,聘请专家授课,加强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外出参加学习,开拓视野,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社区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责任编辑:郭永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