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只记“小事”的赵庄村功德碑

2019-06-20 16:3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2018年,他荣获赵庄村孝善爱心人士称号。深受感动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在赵庄村小学和张屯村路口,立了两块“功德碑”,详细记载了他捐资助学和修路的事儿。由于年老多病且无儿无女,范流栓被临时安置在村里,他唯一的弟弟范高生在信阳打工。 郭文清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李旻  薛磊

在汝南县三门闸街道办事处赵庄村,发生了两件稀罕事:

村里有两块“功德碑”,是村民们自发立起来的。“功德碑”上没有记载大人物大事件,却记录了一位村民做的“小事”。这事稀罕不?

眼下,企业普遍存在“用工荒”现象,一位村民却从来没为此犯过愁——许多农民都自愿跟着他干。这事也稀罕。

这两件稀罕事都发生在一人身上,他叫郭文清,是汝南县三门闸街道办事处赵庄村张屯村民组一个普通的农民。

郭文清是个什么样的人

今年6月1日,郭文清刚刚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他花费近1万元,向赵庄村捐了3000元防火经费,还购买了迷彩服、一头猪,分发给防火员、贫困户、残疾人。

这样的小事,只是郭文清所做的众多好事中的一件,可谓九牛一毛。对于郭文清来说,近10年来,做好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根本不值一提。

属于他的荣誉有很多:2014年,他荣获驻马店市文明市民标兵;2015年,他荣获汝南县慈善总会天中慈善楷模称号; 2016年,他荣获三门闸街道热心公益事业功臣称号; 2018年,他荣获赵庄村孝善爱心人士称号。

荣誉还有很多,百姓提起他更是赞不绝口。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能赢得这么多的荣誉,赢得父老乡亲的心。

脚踏实地从泥瓦工干起

郭文清1966年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姊妹多,家庭生活困难,他只上了两年学就辍学在家。挣钱致富填饱肚子一直是他心中的梦想。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挣钱,他南下北上,曾在东北林区打工三年,吃了不少苦。后来,为了给父母尽孝,郭文清回到家乡,他在照顾好爹娘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致富梦想。为此,他给人盖过房子,包过鱼塘,虽然没能成为人们羡慕的“大款”,但却磨砺了意志、锤炼了品格。

2008年,郭文清来到离家20里的汝南县城打工。他从泥瓦工干起,凭着不怕苦不怕累的韧劲和一颗诚实守信的心,逐渐带出一支几十人的建筑队伍,相继承包了几个工程。在2008年下半年,他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5万元钱。这大大激发了他的干劲,第二年,他又一鼓作气,承包了六幢楼,赢利30多万元。经过几年发展,2011年,他注册成立了驻马店福宁物业公司,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功德碑”记录他做的好事

出人意料的是,郭文清致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资10多万元把村里的公路整修一遍。每年他还出车出资,对损坏的道路及时进行维护。

郭文清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心底有着浓浓的文化情结。2011年底,他看到村小学院内道路泥泞,没有一个像样的操场,而学校又无力修建,便当场表态:无偿为学校修建一个操场。这一年,他捐资10多万元,给村小学修建了一个高标准的操场,学校院内的道路也全部进行了硬化。操场建好后,他还购买了乒乓球台、篮球架等器材,让学生有了一个活动的场所。

2014年底,郭文清又拿出19万元,为张屯村修路2.8公里。深受感动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在赵庄村小学和张屯村路口,立了两块“功德碑”,详细记载了他捐资助学和修路的事儿。83岁的村民张庭山说:“文清这人好呀,自己掏钱给庄里人修路,我都想给他送个金匾!”

有信心把爱心奉献到底

郭文清从小就心地善良,爱帮助别人,尤其是村里的老年人,只要有困难,他都义无反顾、尽力相助。

有个叫范流栓的老人过去在广州打工,2013年因年纪大被当地民政部门送回老家。由于年老多病且无儿无女,范流栓被临时安置在村里,他唯一的弟弟范高生在信阳打工。郭文清听说后,自己开车到信阳,把范高生从信阳接回来,一起把范流栓老人送到敬老院。范流栓病故后,郭文清与范高生一起料理了他的后事。村民胡平心年龄大且生活困难,郭文清就把他安置到工地,管吃管住,每个月还给他发1500元工资。

2009年,他承包工程刚挣了些钱,就拿出1万多元给街道敬老院里的50多位老人每人买了一身棉衣。几年来,每到春节临近,他都到敬老院慰问,为老人们送去生活用品。2013年农历腊月廿四,他给敬老院送去一头大肥猪,让老人们改善生活。2014年春,他又投资10多万元硬化路面,修建了4个花坛,还添置了健身器材。72岁的五保老人石宪黑说:“郭老板年年都来看俺,比亲人还亲。”

谈及他做的这些好事,郭文清朴实地说:“能回报家乡,帮助一些贫困的人,是我的心愿,现在有这个能力了,我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爱心奉献到底。这样心里才踏实,生活才有意义。”

榜样的力量造福家乡人

作为一名承包工程的小老板,郭文清的名字传遍汝南城乡,因为他为人实在,讲诚信,从不拖欠工人的钱。他对工人的关怀体贴入微,无论是生病还是受伤,他都会带着去医院,药费全付,工资照发。

村民刘喜华说,郭文清是个好人,在别的工地干活,都是按月或者按工程结算,郭文清则是按小时与工人结算。刘喜华从2008年就开始跟着他干,一年能挣四五万元钱。2013年秋,梁祝镇的工人干了活,钱没领就回去秋收了,后来郭文清带着钱送到他们村里,发给他们。一个名叫郭海亮的农民务工人员在干活时闪了腰,郭文清跑前跑后帮他治疗,又另外给他3000元补贴。正因为如此,郭文清从来没有为“用工荒”发过愁,许多农民都自愿跟着他干。

除了帮助贫困村民以外,他还先后资助多名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梦。在他看来,自己因为贫困,没能继续读书,现在有这个能力了,就要帮助别人,不再让他们因为贫困而留下遗憾。

在郭文清的带动影响下,三门闸街道许多外出成功人士纷纷回乡投资,办公益事业,为群众办好事。“仅靠我一人是不行的,得发动群众的力量,每人都献出爱心,才能逐步消除贫困。” 郭文清信心满满地说。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汉子,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农民,用近10年的时间向乡亲们证明了:只要有心,只要有能力,他会把好事一直做下去。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