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吟诵打开经典大门的“金钥匙”
摘要:跟着杨玲会长学习了中华吟诵以后,同学们都喜欢上了吟诵,孩子们也变得自信、勇敢、乐观起来。它是将古典诗文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通过音节长短高低的变化等展现出来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形式。是国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国学经典学习的高效的方法。
驻马店网讯(记者 徐 明)吟诵国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近日,记者跟随中华吟诵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都师范大学吟诵实验校特聘指导老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泌阳县吟诵学会会长杨玲一起来到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实验学校——泌阳县春水镇中心小学,聆听别有韵味的诗词吟诵。
课间吟诵让经典润泽同学们的心灵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瑰宝鉴赏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吟诵这种有声的语言艺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把打开优秀古诗词大门的“金钥匙”。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优秀民族文化。在课间操时间,该校全体师生以充沛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整齐划一的手势,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古代经典诗文音韵之美。“读而常吟之”,六年级四班的王煜洁说:“在家吟诵古诗词的时候,爷爷奶奶特别喜欢听,想唱歌一样。所以,我经常在家里为爷爷奶奶吟诵”。“学而时习之”,“以前学生们,古诗词背的快、忘的也快;现在学校利用课间操时间,每天开展诗词吟诵,同学们不但记得牢、记忆力也变强了,同时,中华吟诵特有的手势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身体,一举多得。”拥有7年教龄的语文老师陶巧云说到。
鼓励和赞扬让同学们爱上吟诵经典
“我叫闫语涵,我背诵的是《咏鹅》”一年级的小语涵用清脆的童音和灵巧的小手吟诵着《咏鹅》,小语涵说:“爸爸在外地打工,视频的时候,爸爸可喜欢听我给他背诵古诗了”。
“放学和上学的路上,还有在家里,我吟诵古诗的时候大人都喜欢听。以前背诗词总是好忘,现在学会了诗词吟诵经常唱,记得也牢了,考试的时候再也不怕了。”三年级吉芊禾说到。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吟诵改变了以前同学们的背诵习惯,独特的韵律、起伏的手势,让同学们在高低长短的吟诵声中,了解体会诗词的内涵。中华吟诵的方式方法,既迎合了孩子们爱唱爱动的喜好,又让孩子们在赞扬和鼓励声中,记牢了诗词。当吟诵形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传承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杨玲告诉记者。
吟诵经典提升同学们的素养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经典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自春水镇中心小学出来后,记者和杨玲一起来到了另一个中华吟诵教学基地——春水镇龙泉小学。正赶上同学们放学的时间,同学们排着队吟诵着诗词向校内食堂走去。
该校校长王可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是寄宿式学校,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在外地打工,同学们缺少父母的陪伴,使得同学们和城里的孩子比起来怕生。跟着杨玲会长学习了中华吟诵以后,同学们都喜欢上了吟诵,孩子们也变得自信、勇敢、乐观起来。现在同学们的自理性非常强,每天的洗漱、整理内务都很积极”。
据了解,中华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法、教学法和古诗文创作法。它是将古典诗文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通过音节长短高低的变化等展现出来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形式。是国学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国学经典学习的高效的方法。
杨玲自2015年开始接触到吟诵,其后利用节假日自费赴北京、山东、郑州、广州、武汉、宁波、贵州等地学习交流吟诵及国学教育的相关课程。先后师从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建顺教授、华调传承人华峰先生、并向多位吟诵名家学习;同时师从中国国学中心朱翔非先生、中国第一位国学博士后朱立侠老师、四维书院创始人刘宏毅先生等,学习儒学、古代私塾教育等。自2017年8月在春水幼儿园的第一次吟诵教学开始至今,杨玲为推广这一优秀的方式方法,全身心投入,亲手培育了泌阳县首批吟诵种子。2018年元月腾出自己家的房子创建泌阳县国学志愿工作室,并培育“和铃央央”吟诵团。并于2019年8月在县社会科学联合会指导下成立了“泌阳县吟诵学会”。截至目前,中华吟诵在社会各界人氏的帮助和推广下,已在泌阳县第十五小学、第三十一小学、春水镇春雷学校、赊湾小学、春水镇中心小学、春水镇龙泉小学等普及推广普及,受到学生和家长们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刘银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