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清初宋祖法荣寿序》被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驻马店网讯(记者 王晓晶 通讯员 赵早 文/图)1月19日,记者从驻马店市博物馆获,该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清初宋祖法荣寿序》被驻马店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清初宰相洪承畴及明末太子太师黄景昉在新蔡县教育家宋祖法的寿诞之日赠送了三组三十六扇屏风。该书主要展现屏风所题寿序书法,寿序共分为两篇,分别为洪承畴和黄景昉所作。其书法造诣颇深,可谓临摹之佳作,现世之仅存。另有彩画三幅,分别是《西园雅集图》一幅和《兰亭修禊图》两幅。该屏风曾被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作为收藏内容并播出。
据了解,清初宋祖法寿屏,是一套三组巨大的兴盛于明末清初的款彩漆雕画屏风,共36扇,寿屏上贺文两篇,款彩技法画三幅。贺文表彰了寿屏主人为发展八闽教育做出的巨大成就,凸显了清初统治阶级尊儒重教和满汉结合的统治理念,具有较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在皇帝独享十二扇屏风的封建社会,宋祖法却独享三十六扇屏风,可见推崇教育至上是清朝初期的良好风尚,三组大寿屏气势磅礴,刻工细腻,情节生动,布局合理又掩映多姿,可谓屏风中的皇皇巨制。
相关链接:
宋祖法,字尔绳,号澺水,新蔡城关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八月初。他自幼热爱读书,7岁能写文章,16岁入县学,崇祯三年(1630)中举人,七年成进士。初授齐河(属山东省)县令,到任不久,因父病故,归里服孝。孝满,补祁门县(属安徽省),不久调任历城(属山东省)。崇祯十二年(1639),山东乡试,文武同考,历城县中举7人,这一成绩,使宋祖法晋升为兵职方司(掌管军队政工的机构)郎中;接着,又调任易州(河北省)兵备道;不久升任都察院(部一级的检查机构)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
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覆亡,清兵入关,宋祖法挂冠回乡隐居。清顺治十一年(1654),59岁的宋祖法奉诏出山,授任泾州知州,泾州地处偏远,苦寒难治。宋祖法到任后,招收流民,清查地亩,平均赋役,修筑城池,半年之间,百废俱兴。这年秋季,省城会考,泾州中举9人,宋祖法又因此晋升兵部,任车驾司(掌管仪仗、禁卫的机构)郎中。
顺治十七年(1660),宋祖法调离京师,接替陈瑾任福建学政,掌一省之教育。由于他学识渊博,执教有方,为福建培养了不少人才,但不幸的是,他的独生子宋瑞,于康熙元年(1662)五月二十三日病死于闽署,宋祖法悲恸欲絶。不幸之万幸,十月五日,他的孙子敏学出生,年已67岁的宋祖法弃官归里。康熙十七年(1678),宋祖法病逝,享年83岁。
宋祖法在岭南一年的教学中以其杰出的才干,扭转了该地区教育与中原教育有天壤之别的局面,这个奇特现象引起了清初朝野的唏嘘赞叹。顺治十七年,清王朝汉人宰相洪承畴和明王朝太子太师、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黄景昉携八闽官员学者400多人,怀以崇敬之情,抱以虔诚之心,开启尊师重教之先例。他们前往新蔡,为天中教育家宋祖法祝寿,躬送寿屏三组共三十六扇;荣寿序两篇,分别是黄景昉和洪承畴顿首拜撰;雅集款彩画三幅,分别是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所画《西园雅集》、临摹画《曲水流觞》,明代著名画家文征明所临摹画《曲水流觞》。
黄景昉和洪承畴撰写的荣寿序分别雕刻在二十四扇屏风上,字体端庄优美,四周饰以植物花卉,典雅协调,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荣寿序特别适合临摹,具有特别好的寓意。
此套寿屏的撰文者是功名卓著的学者,其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妙笔生花。此文读来让人如坐春风,如饮甘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此套寿屏的撰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如黄景昉所撰写序文的文字刚劲有力,集唐代欧、褚风骨,结体紧凑,功力深厚,如虹气节,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王晓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