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情感

褪色的“洋”字

2022-05-16 08:3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付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文/于恵泉

过去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名称带着一个“洋”字,例如洋房、洋车、洋枪、洋炮……若是一个人穿戴时髦,也说洋气。外国人,叫洋人,其中呢,日本人叫东洋人,欧美人叫西洋人,舶来品都叫洋货。相对于我们本土生产的东西,洋货意味着技术硬、质量好。

我们都知道,“洋”字及各种洋货的出现,是一种文化被入侵后的无奈,也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自然经济的一种征服和替代。“洋”字在近代中国几乎无处不在,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但面对洋货,我们很多人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记得小时候,爷爷常叫我去大队里打洋油(煤油)。那时的农村,还没有用上电,一到晚上,整个村庄便淹没在漆黑之中。屋内一灯如豆,散发着昏黄的光。屋外伸手不见五指,走路,多是凭借白天的记忆与感觉,谁要是走路拿着手电筒照明,那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不亚于现在开着劳斯莱斯招摇过市。

白天累了一天,妈妈晚上还要做针线活儿,为了能看清楚一点,她把灯花儿挑得大一点。第二天,爷爷趁人不注意,悄悄把灯花儿又拧了回去,他觉得灯花儿大了太费灯油。晚上,屋内灯光昏暗,奶奶在旁边开始抱怨:这老头子,真是会过日子……

那时候,人们穿的衣服多是自家织的布做成的,很少有成衣。家家户户都有一台很大的织布机子,斜横在堂屋。妇女在晚上或下雨天不下地干活时,先把棉花扯成一个个线垂,再用磨得非常光滑的梭子系着线在拉直的经线之间穿来穿去,织成朴素的布料。织好后,再绛染成黑色、蓝色或红色,然后就可以找裁缝做衣服了。这布虽然粗糙,但是纯棉线织成的,色泽虽不艳丽,但穿在身上,软和舒服。后来城里流行一种叫的确良的洋布,摸上去光滑细腻,颜色也均匀多样,这让农村的织妇们惭愧不已,但学也学不来。再后来,又传来什么叫巴拿马、凡尔登的洋布,还有其他外国名字的料子,布上印有暗纹和图案,好看又结实。再后来,又流行一种化纤布料,更便宜。晚上脱衣服时,光纤布吱吱发出电花声,当时觉得那很高科技。洋布在20世纪80年代很风光,很快就毫不费力地占领了市场,而手工织的粗布,几乎没人光顾了,那些织布机和织女们也一同消失了。

不只穿的土旧,农村其他方面的物资也少得可怜,有的根本就没有,洗衣服没有洗衣粉,洗头没有洗头膏、洗发液,怎么办?把皂角树的叶子摘下来,放在手里,使劲搓揉,搓出泡泡,就当洗衣粉和洗头膏了。后来,有了肥皂,当时叫洋碱,是一种去污力超强的化学产品,很受欢迎。但洋碱腐蚀性比较强,洗脸时,皮肤灼热。后来,有了柔和一点的香皂。随着社会的发展,洗面奶、洗发水、护发水等一系列产品相继问世,随着技术的提高,产品不断升级改进,洗护用品种类层出不穷。而在水坑里用皂角洗头的往事,便成了一种古老的传说。

在出行方面,那时农村谁家要是有辆洋马车,就是自行车,就算得上富裕家庭了。在农村,骑着一辆“二八大轮”的洋车子从村子中央走过,很多人会出门观看,并投去羡慕的眼光。我家第一辆自行车,是五羊牌双梁自行车。当时没有买车的车票,爸爸攒了好久钱还是没货可买。后来托广东的大伯寄回来一套打包的零部件,爸爸按照图纸在家里拼装了一辆自行车。但那车,随后成了左邻右舍借来借去的公共自行车,张家孩子出门相亲,李家闺女与媒人见面,我爸那辆自行车,经常跑来跑去的,很少有闲着的时候,的确出了不少力。再后来,家里有了飞鸽自行车和凤凰大链盒自行车,不骑自行车时,代步工具换成了摩托车、电动车、汽车……

改革开放几十年,国家日新月异,富裕强大了,农村也旧貌换新颜。一幢幢的小楼和新房拔地而起,再也不是昔日环境脏乱差的农村了。电灯早用上了,煤油灯被“请”进了博物馆,成了见证那个时代的文物。人们的穿着打扮,也从沉闷单调的蓝绿黑中走出来了,现在的衣服色彩漂亮、样式繁多,质量也讲究环保和舒服。吃的方面也从过去“能吃饱”的简单理想,发展成营养健康绿色养生的生活理念。现在的一些农民,不但追求物质生活,精神上也不甘落后,读书学习,上网拍抖音视频,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又宣传销售了自家的农产品,一举两得。现在的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马路,户户连公交。不少农户有自己的私家车,闲时和城里人一样,购物旅游,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细想想,这几十年,日子真的好了。我们国家的很多产品,走出国门,反成了很多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我们的产品,质量比洋人的还好,我们不应该自豪吗?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