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娱乐

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俄式美学绽放 情感张力炙热

2023-03-01 09:50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付 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而在此刻,舞台前区的安娜一句台词都没有,只是蜷缩在座位上静静聆听,整首歌曲道尽了她的一生,观众似乎可以看到安娜的生命之火随着歌声逐渐熄灭,强烈的压迫感和悲剧感在那一刻笼罩了整个舞台,为这部俄式爱情传奇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第六届老舍戏剧节”的闭幕大戏,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在天桥艺术中心连演六场,令原汁原味的俄式美学以全新的语言尽情绽放在京城舞台上,也为这部不朽的爱情悲剧增添了另一种动人的诠释。

如果说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则是俄国当代艺术的佳作。该剧由俄罗斯轻歌剧院创排,被称为“俄罗斯四大吟游诗人之一”的尤利·金将恢弘原著浓缩为两个小时的体量,2016年一经推出即创造俄罗斯音乐剧“票房神话”。此次中文版《安娜·卡列尼娜》获得了原版制作人独家授权,俄罗斯原版主创团队全程参与制作,确保了风格的统一和表达的精准,也令中国观众格外期待它的本土化呈现。

俄式美学,是繁复华美中透出的浪漫,是蓬勃璀璨里深藏的悲怆。这样的基调贯穿中文版《安娜·卡列尼娜》全剧,尤其在舞美灯光、服装造型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开场,金属朋克风的火车头就将观众带回19世纪蒸汽时代;暖黄色的复古路灯下,演员们在漫天雪花的舞台上玩起了花样“滑冰”;主人公相遇的那场舞会更是极尽梦幻,身着华服的贵族在水晶灯下跳着热烈的玛祖卡;坐上火车远行,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田又让舞台洋溢着浓浓的田园气息……除了多媒体和灯光丰富的表现力,现代舞、芭蕾舞、宫廷舞以及俄罗斯民族舞蹈穿插其间,更有纵贯古典、流行和摇滚的40余首唱段,为观众带来视听的双重盛宴。作为轻歌剧升级版,《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将更偏向歌剧的表演方式引入音乐剧的框架,还特别邀请现场乐团伴奏,更烘托出作品恢弘壮阔的爱情史诗气质。

将60万字的鸿篇巨制搬上音乐剧舞台,必不可少的是对故事情节的删繁就简。音乐剧淡化了原著中列文在农村进行改革与探索这条线索,也舍弃了对俄国社会广阔图景的描绘,将全部剧情集中于安娜对爱情与自由的极致追求之上。这种高度凝练的手法固然让全剧充满了炙热的情感张力,但对想要真正领略原著文学价值和思想高度的观众来说,似乎还远远不够解渴。

或许是整部剧的情感过于浓烈,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安娜在其中相对“沉静”的两个段落。其中之一是安娜离开家庭后,偷偷潜回孩子房间哄他入睡的唱段。一曲温柔宁静的摇篮曲,与前半程激昂的音乐情绪形成强烈反差,唱出了母爱的纯粹,也唱出了安娜对孩子深深的不舍。另一处则是全剧的华彩段落,当安娜在歌剧院被众人排挤时,舞台上以剧中剧的形式唱出“爱如死亡般强大”,足足四分钟的俄文原曲花腔女高音直击心灵,令全场观众为之沸腾;而在此刻,舞台前区的安娜一句台词都没有,只是蜷缩在座位上静静聆听,整首歌曲道尽了她的一生,观众似乎可以看到安娜的生命之火随着歌声逐渐熄灭,强烈的压迫感和悲剧感在那一刻笼罩了整个舞台,为这部俄式爱情传奇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记者 李 俐)

责任编辑: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