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牢牢守住这条红线,习近平再三强调
摘要:3万余名,基本构建了五级田长+网格员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和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他强调,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会议讲话,还是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牵挂耕地保护这件大事。

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考察。他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截至目前,四川省已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6万余名,网格员17.3万余名,基本构建了五级田长+网格员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和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望着广袤的田野,总书记思虑深远:“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有大片的中低产田和盐碱荒地。近年来,通过培育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改良生产栽培技术,盐碱地逐步变身“大粮仓”。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


总策划:刘健
策 划:李拯宇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幸培瑜
统 筹:秦大军、刘佩
编 导:董博涵
记 者:张彩霞、杨静、龙泠宇、杨华、苏凯洋、司晓帅、魏蒙
报道员:江良文、田金蕊
配 音:董千齐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每一位妇女都是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和妇联工作纪实
-
书写美美与共的时代新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
学习新语|总书记为“她”点赞
-
青春华章丨26年前的一场台风 坚定习近平治水决心
-
第一观察|总书记激励巾帼之花绽放新时代
-
特稿|为促进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出版发行
-
时政微观察丨树立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出版发行
-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