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西平:酥脆浓香“黄金馓”非遗美食万里传

2024-01-09 09:33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陈家馓子以其酥香味美、咸淡适中、馓条纤细、老少皆宜食之赢得人们的喜爱,又因炸成后的馓子形状细长,故又被称为“龙须馓子”。“我们把馓子当作毕生事业来做,馓子制作技艺也会一代代传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开栏的话:春节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有人说,年味是噼里啪啦鞭炮响;有人说,年味是游子匆匆赶路忙;也有人说,年味是舌尖上的美食香……

每逢过年,总有一些美食唤醒人们对年味的记忆。今日起,本报开设《舌尖上的年味》栏目,推介特色年味美食,和广大读者一起感受舌尖上的年味。

记者 许静 见习记者 赵永涛

春节临近,西平县的大街小巷时不时飘来馓子的香味。这是家的味道、年的味道,是无数在外游子心头萦绕的思念。

刚出锅的馓子酥香味美。

近日,在西平县城龙泉大道旁的一家店铺里,陈家馓子第五代传人、西平县盆尧镇油坊陈村陈文轩和两个儿子陈红勇、陈二勇忙得不亦乐乎。

馓子是西平县一种传统美食。陈家馓子历经几代人的精心制作,已打造成为西平县家喻户晓的地方名吃,2012年被西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西平名吃”和西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切面。

西平县陈家馓子相传产生于明代时期。馓子古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主要食材有油、面粉、食盐、芝麻等,是民间传统风味小吃。每逢节日,人们则以此祭祖并互相馈赠。

相传明代时西平县盆尧镇油坊陈村有一陈姓人家开办油坊,以磨油为生,生意兴旺,四方乡邻称为油坊陈,村名由此而得。陈家油坊生意越做越好,于是又发展了副业“油炸馓子”。陈家馓子以其酥香味美、咸淡适中、馓条纤细、老少皆宜食之赢得人们的喜爱,又因炸成后的馓子形状细长,故又被称为“龙须馓子”。

继承祖业经营馓子生意后,陈文轩的制作技艺以及陈家馓子的独特味道逐渐远近闻名。中央电视台2007年曾录制陈文轩制作馓子的技艺,并在央视七频道播放。漯河、平顶山、周口、郑州、北京等地的顾客常来光顾。

共同协作。

每天早上5时左右,陈家人一起围着油锅炸馓子,一人揪起面头,边拉边往手上缠绕,缠够一指宽,放到筷子上;另外一人用筷子把面胚往两边抻,成形后放进高温的油锅里烹炸。只听“滋啦”一声,馓条在沸腾的油锅里翻滚,香味腾空升起,春节的气氛就这样扑面而来……在馓子快熟时,用筷子顺着巧劲翻面定型,一把金黄、酥脆、浓香的馓子便做成了。

陈文轩为客户包装馓子。

“陈家馓子传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六代了,我的儿子现在也开始经营馓子了。我家的馓子靠手艺‘出圈’,生意越做越红火。”陈二勇介绍,他和陈红勇从小耳濡目染,手艺早已学成,后来各自娶了媳妇,全家人一起经营馓子生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有滋有味。

“我们把馓子当作毕生事业来做,馓子制作技艺也会一代代传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陈红勇告诉记者,正宗的陈家馓子酥脆无比,干吃香酥可口,做成菜肴让人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