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确山农家女情牵北京老两口

2024-04-15 15:21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谈及儿子,李爱枝夫妇很是欣慰。确山农家女、北京老两口,李爱枝和吴老先生老两口从不是一家人到胜似一家亲,演绎着真心相待陌生人变家人的情缘佳话。

确山农家女情牵北京老两口,遇见你,温暖我,两个陌生家庭真情演绎“我们在一起”的情缘佳话——相逢是首歌

记者 许伟

四月的春风拂过山岗,将红色故园确山县浸染成一幅繁花似锦的山水画卷。  

出确山县城沿着107国道驱车一路南行,目之所及,连绵起伏的浅山丘陵间,是漫山遍野的苍翠树木和成片绿油油的麦田。青山绿水,田野乡村,一望无垠的绿色田野把远山与村庄相融。  

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的红,在确山这片土地上抒写了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红色史诗;时光进入新时代,朴实无华的确山人用勤劳善良诚实守信的品格,在平凡人世间书写着奋斗出彩的人生。  

2012年,李爱枝从确山老家走出去,到北京从事家政服务工作。12年间,她先后在两户人家里照护老人,同雇主建立了像亲人一样的感情。12年亲情守望,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尽心照料,李爱枝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和善心,还有真心,赢得了雇主像家人一般的信任,书写了“确山保姆”在北京的动人故事。2023年12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遇见你|真心相待,陌生人变家人》为题报道了李爱枝养老护老的事迹,李爱枝和两位老人的真情故事传遍京城,也被全国观众所知晓。  

遇见你‖善良的火种 点燃温暖心灵的烛光  

春风拂面,春光暖暖。  

4月7日,一个晴朗的春日午后,确山县李新店镇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落里,58岁的农民李成士静静地坐在院中,头发乌黑浓密,显然是近期才染过。  

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李成士接通视频电话后,微笑着挥手致意,电话那边传来妻子李爱枝熟悉的声音。  

“中午吃的啥呀……我和孩子们都不在你身边,你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药、准时吃饭,想吃啥就买点儿啥……”远在北京的李爱枝用微信同丈夫李成士视频通话,交代着他的生活起居,家长里短声中尽是殷殷的挂念。  

当听说记者就在李成士身边时,李爱枝要同记者视频“见”上一面。电话那头的李爱枝笑容满面,爽朗的笑声里带着四月的风,让人感觉就像相识已久的亲人或朋友。  

2012年,李爱枝初到北京当护工,接到的第一个活儿就是照料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两年后,那位老人在医院去世。李爱枝在病房里悉心照料老人的举动,被同一间病房的另一个老人吴先生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我看她弄屎尿也不嫌脏,特别细心,我挺感动的,后来老人去世了,我碰见她整理东西,说你没地方去的话就上我那儿吧。”吴老先生说。  

当善良遇见善良,就会开出世间最美的花。确山农家女、北京老两口,两个陌生家庭从此开始演绎“我们在一起”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的人间情缘。  

2014年,“确山保姆”李爱枝走进了吴老先生这个家庭,承担起了照顾老两口的工作。3300多天的相处,双方都真心以待,原本的陌生人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密家人。  

尽管之前李爱枝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照料老人的经验,但是要同时照顾好两位高龄老人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吴老先生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他的老伴儿邹老太太也多年来不能自理,儿子在外地工作。“那时,我老伴儿还能说能动,看到小妮儿是生人,就对她又打又骂,我看着心里都难受,但小妮儿不在乎,她说‘阿姨是病人,不能和她计较’。”吴老先生说,他家以前也雇过保姆,但由于老伴儿不配合,最长的干了3个月,最短的只干了1天。  

其实李爱枝也“动摇”过。刚到吴老先生家不久,一名老乡给她介绍了个活儿:照顾一位能自理的独居老人,月薪6000元。工作轻松,挣得还多,李爱枝和吴老先生商量后,答应了这份工作。坐车离开吴老先生家的那天,李爱枝心里有些犹豫,“大叔、大妈也是可怜人,我还是有点儿不忍心。”车开到一半,李爱枝就下车了,拎着大包小包哭着回到了吴老先生家。从那以后,李爱枝再也没想过跳槽。  

李爱枝管吴老先生叫大叔,吴老先生管她叫小妮儿。李爱枝说,大叔一家人都对她很关心,也很宽容,而且给予了她最大的信任。  

守护你‖真诚相待 双向奔赴的情缘佳话  

为了更好地照顾邹大妈,李爱枝夜晚就睡在她旁边。“她一动我就知道,得抱她起来方便。”李爱枝说,一天要将邹大妈抱上抱下十几次,身高只有1.5米的她开始很吃力,后来逐渐掌握了技巧。  

近10年来,李爱枝把自己的全部心力都倾注到两位老人身上。李爱枝每天6时起床,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隔两小时,就要给邹大妈翻一次身,长期下来,已形成了到点就醒的习惯。为了让邹大妈身体舒服,她每天都要给邹大妈擦身子。即使是冬季,每周也要把她抱进卫生间洗个热水澡,再搽上护肤油。长年卧床的邹大妈从没有生过褥疮或痱子,身上总是干干净净的。“刚出院时,邹大妈特别瘦,一只手都能抱起来。现在身上有肉了,胖乎多了,两只手抱都有点儿费力了。”李爱枝说。  

“这闺女照顾人真是没话说,吃喝拉撒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全年无休。左邻右舍都说我们有福气,找到一位好保姆。干这活儿要是没有耐心、爱心和善心,没几天就烦了。”相处了这么多年,李爱枝的付出,吴老先生都看在了眼里。  

爱和善良是火种,足以点燃温暖心灵的烛光。“人都得互相体谅,不能用挑剔的眼光看人,挑剔人家这不是、那不是,我就说,你照顾好我老伴儿就行了,这是唯一的要求,我们家都交给你了。”吴老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动情地表示。  

吴老先生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很孝顺,但人在外地,有孝心却没办法在床前照顾,只能两地来回跑。“他把两位老人交给我了,我就得让他放心。”李爱枝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知道我家生活不易,也很心疼我。大叔买啥好吃的,都先紧着我吃,他说‘小妮儿你吃,只要你好,我们就好’。”在李爱枝看来,她和两位老人之间的善意是双向奔赴的。  

吴老先生的朋友们来看望他,总不忘给李爱枝带些穿的、用的。吴老先生的老战友还说:“我给你闺女买几件衣服。”“其实大叔哪有闺女,就一个儿子。两位老人都是好心人,把我当自己的亲闺女一样对待。”吴老先生老两口对李爱枝的好,也温暖着她的心。  

如今,老两口早已离不开李爱枝。邹大妈身边离不开人,李爱枝独自出门,最远的就是去家附近的菜市场和超市。来北京多年,她去过的地方屈指可数,更是没回过老家。有一年春节,吴老先生的儿子让她回家过年,她大年三十回到驻马店,大年初一又坐车回到了北京。  

2015年,李爱枝的母亲摔伤了,由于事发突然,需要回老家,并且待的时间比较久,李爱枝一盘算,干脆把吴老先生老两口带回了老家,和自己的母亲一同照顾。  

“大叔也是好心人,他说你妈摔着了,你看看咱一块儿回河南吧,就跟一家人一样。我就推着邹大妈、带着大叔,坐上高铁回河南了。”李爱枝说。  

在确山农村老家,李爱枝不仅要照顾刚做完手术的母亲和吴老先生老两口,还要照顾她的爱人和瘫痪在床的哥哥。  

“当时,他们就住在这座房子里,每天我都会做上一桌子拿手菜。只要不是下雨天,我们基本上都在院子里吃饭。”回忆起那年吴老先生老两口到确山生活的场景,李成士记忆犹新。  

“照顾四个人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她抱了这个又抱那个,挨个翻身活动身体,实在太辛苦了!”吴老先生说,“住了4个月,我们像家人一样,她妈睡一张床,她和阿姨睡一张床。”老家的邻居提起李爱枝两口子,纷纷竖起大拇指。  

精心照料了4个月,直到母亲康复,李爱枝才带着吴老先生老两口回北京。  

“一个保姆对老人这么好,是不是有所图?”当面对这样的质疑,李爱枝坦然道:“对老人好是给自己攒福气,我连他家一块砖也不图,就图他俩能高高兴兴、安安稳稳地过好每一天。”  

吴大叔的儿子说:“我作为儿子挺有愧的,因为做不到像爱枝那样长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在我们家,没有保姆这个概念,都把爱枝当家人看待。如果没有她,我也不能踏实在外地拼搏,把家里交给她,我放心!”  

温暖你‖人间真情 不离不弃护你终老  

提及李爱枝,李成士嘴角上扬,露出了憨憨的笑容,眼睛里写满了温暖和爱意。  

“她里里外外‘一把手’,这些年来,即便是在北京,老家的大事小事也都是她安排……”丈夫李成士早年得过脑梗死,从他断断续续的表述中得知,李爱枝比他小七八岁,能和李爱枝走到一起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俺俩结婚时,我都31岁了。之前没想过这辈子还能结婚生子,更没想到能过上现在这么幸福的日子。”李成士表示,婚后不久,他们有了儿子李晓峰。  

善良是灯塔,指引着人生的方向。用善良和大爱筑起的生活堤坝,往往抵挡住了人世间的凄风苦雨。对李爱枝而言,爱的故事由来已久。原来,多年以前,李爱枝和丈夫除了养活自己的儿子外,还抚养了亲戚家的两个孩子。  

“我们有三个‘儿子’,老大李裕是李爱枝姐的孩子,老三李留根是她哥的孩子,还有一个是我们自己的。”李成士告诉记者,李爱枝的姐姐是盲人,姐夫是残疾军人,两人育有一子。由于身体原因,他们无法照顾孩子,当时还没有结婚的李爱枝就承担起了“母亲”的角色,直到结婚生子依然带着外甥生活。  

李裕两岁半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又过了两年半,母亲也去世了。李爱枝夫妇先后操办了李裕父母的后事,把外甥养大、给外甥盖房、供外甥上学直至大学毕业,就连外甥结婚都是他们一手操办的,李裕自小就称呼李爱枝夫妇为“爸妈”。  

李爱枝夫妇抚养的另一个孩子是她的娘家侄子李留根。在侄子四五岁时,受不住贫穷生活的煎熬,李爱枝的嫂子离家出走,从此再没有回来。李爱枝就把侄子接过来抚养,供他上学,直到参加工作。  

贫穷的人,心上若有了爱,那颗心就会向着阳光生长。生活的重担,不仅没有压垮李爱枝瘦小的身躯,反而激发了她乐观向上的劲头。“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人活一天就得有一天的乐趣。”李爱枝说,“日子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啥不开心一点?”  

李成士家里穷,认识李爱枝7年后才结婚。结婚后,夫妻二人靠种地、加工线圈、看自行车维持生计。虽然生活艰苦,但夫妻二人不离不弃,含辛茹苦养大了三个孩子,其中两个考上了大学。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夫妻二人贷款在镇上盖起了两栋楼房,一栋给外甥,一栋给儿子。  

盖房子的欠款、一家人的开支压得夫妻二人喘不过气。2011年,李爱枝的父亲因病去世。操办完父亲的丧事后,决定外出打工。2012年,李爱枝去了北京,李成士去了南方。  

2014年,李成士因患脑梗死无法继续打工,只好回到家中。李成士的二哥还没有结婚,2015年也因病瘫痪在床。他与妻子商量后主动承担起照顾二哥的任务。今年2月,李成士的二哥病逝,李爱枝夫妇又为其料理了后事。  

“家不是靠我一个人撑起来的,我爱人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李爱枝说,“在北京务工期间,家里的事全都是李成士照料的,他把家和孩子照顾得很好。”  

如今,夫妻二人养育的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已经结婚了,只有儿子李晓峰还没有结婚。“不过,晓峰也很争气,从来没让我们操过心。”谈及儿子,李爱枝夫妇很是欣慰。  

这些年,想妻子的时候,李成士就会去北京看她。他知道,多年来,李爱枝和吴老先生老两口朝夕相处,彼此都已视对方为家人。  

曾经生活中的不易,也让李爱枝面对陷入困境的老人时有了更多的善意。照顾一位常年卧床的失能老人和一位半自理的老人,李爱枝的工资是低于市场行情的。但她觉得和两位老人的感情早已超出工作范畴,不全是钱的事儿。近10年的朝夕相处,他们已经成为彼此的生活依靠和精神支柱。  

“两位老人很伟大,都签了遗体捐献手续,把后事也交给我了。我一定像对待爹娘一样为他们养老送终。”这是李爱枝对两位老人的承诺。  

呼唤你‖养老护老 老龄化社会需要更多的“李爱枝”  

真诚敲开了真诚的门,善良叩开了善良的窗。遇见你,温暖我。确山农家女、北京老两口,李爱枝和吴老先生老两口从不是一家人到胜似一家亲,演绎着真心相待陌生人变家人的情缘佳话。  

“确山保姆”李爱枝的善良和真诚感动了全国的网友,大家纷纷在网上为李爱枝点赞、留言。2023年12月8日,《天中晚报》以《确山农家女 大爱动京城》为题整版报道了她的故事。  

凡人善举,激扬大爱。作为革命老区、英雄的故乡,长期以来,确山县着力营造红色文化浓厚氛围,持续厚植文明乡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崇德向善的城市气质,倡树时代新风新貌,涌现出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身边好人”。作为从确山走出去的普通劳动者,李爱枝身上散发出的善良和真诚、爱心和耐心,是老区人民孝老敬亲优良品格的集中体现。  

“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护老工作该怎么做?李爱枝和北京老两口的这段佳话给出了一个答案:护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耐心、爱心和善心,还有真心,是家人般的关怀与温暖。”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给出的评论。  

小家政联动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政业是朝阳产业,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要把这个互利共赢的工作做实做好,办成爱心工程。  

家政服务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就业“饭碗”。养老护理、育婴育幼、烹饪保洁……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细化、人口老龄化等社会进程持续加快,以及三孩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家政服务已然成为不少家庭的刚需。数据显示,我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已从2015年的277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0149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2021年我国家政服务人员数量也达到了3760万人,同比增长7.3%。  

2023年7月5日,商务部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2023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把家政服务业的振兴发展作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2023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优秀家政企业进商圈、进社区,拓展家政消费场景,提振家政服务消费,创造家政就业机会。鼓励开展劳务精准对接系列活动,帮助愿意从事家政服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直达社区服务网点就业。鼓励家政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乡、行业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施家政兴农战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技能是就业的根本。作为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劳务输出是驻马店人口流动的最活跃因素。《驻马店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驻马店,打造人力资源新优势,到2025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5.67万人次。到2035年,我市全民能力素质明显提升,从业人员基本实现“人人持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驻马店市是人口大市,也是老龄人口大市,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人口老龄化形势不容乐观。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驻马店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3%,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人口老龄化程度居于首位。预计到2030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6.3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构建完备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将成为全市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家政服务人员,是当前老龄化社会养老护老工作的需求,也是“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应有之义。然而,除了有护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家政服务人员的耐心、爱心和善心,还有真心,像李爱枝那样尊老敬老、爱老护老,为老人提供家人般的关怀与温暖。  

无名之辈,用温暖的光,照亮着平凡的世界。在人口老龄化加速来临的当下,社会需要更多的“李爱枝”。遇见你,温暖我,他们双向奔赴的情缘佳话还在续写。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