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这些“国宝”,到访河南丹江湿地

2024-05-23 10:07 来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直至2023年2月,时隔70余年,保护区再次监测发现一只朱鹮重回丹江湿地,刷新了保护区鸟类记录。鸟中活化石——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野鸭,在地球上已经生存1000多万年,两胁的羽毛上具有黑色鳞纹是这种秋沙鸭最醒目的特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栀子 通讯员王晓燕 魏浩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来到美丽的河南丹江湿地,满眼皆生态 处处是美景。在这里,已连续10年监测到黑鹳稳定越冬种群,“东方宝石”朱鹮时隔70年再次回归丹江湿地,28只“鸟界国宝”东方白鹳集体来淅川过冬……如今,河南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从2008年的10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410多种,监测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达10种。

鸟中大熊猫——彩鹮

微信图片_20240522160020.jpg

微信图片_20240522160025.jpg     

彩鹮,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通体呈深栗色,喙似弯刀,与朱鹮为近亲。其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华丽的彩色,被戏称为“五彩斑斓的黑”。2024年5月,保护区首次发现一只彩鹮,刷新了保护区鸟类记录。

鸟中国宝——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种大型涉禽,体态优美,黑翅白体,赤脚长喙,成鸟体长超过1米,十分容易辨识。2023年11月,28只东方白鹳首次到访河南丹江湿地,系我省西南地区的首次发现,刷新了保护区鸟类记录。

东方宝石——朱鹮

微信图片_20240522160046.jpg

朱鹮,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体白脸红,喙长而下弯。曾一度濒临灭绝,1981年在陕西洋县发现当世仅存的7只朱鹮,与我国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并称为“秦岭四宝”。20世纪50年代,淅川曾有过朱鹮的记载,后销声匿迹。直至2023年2月,时隔70余年,保护区再次监测发现一只朱鹮重回丹江湿地,刷新了保护区鸟类记录。

环境检验师——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雄鸟头部墨绿色带光泽,颈部至前胸栗棕色,眼部虹膜呈白色,数量稀少,栖息环境要求极高,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021年11月,保护区首次发现6只青头潜鸭,并连续3年稳定监测到青头潜鸭种群,最大种群数量达13只。

鸟中活化石——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野鸭,在地球上已经生存1000多万年,两胁的羽毛上具有黑色鳞纹是这种秋沙鸭最醒目的特征。自2018年以来,保护区已连续6年稳定监测到中华秋沙鸭种群,监测发现的最大种群数量达10只。

鸟中君子——黑鹳

     

黑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体羽黑色、并带有绿紫色金属光泽,嘴、腿均红色,颇有“君子之风”。黑鹳是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客”。自2014年以来,保护区已连续10年稳定监测到黑鹳种群前来迁徙越冬,监测发现的最大种群数量达30只。

微信图片_20240522160715.jpg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除上述鸟类国宝之外,还有黄胸鹀、大鸨、金雕、秃鹫等鸟类也在河南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出现。众多的鸟中“国宝”为何如此青睐河南丹江湿地,一方面河南丹江湿地位于我国中部候鸟迁徙通道上,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另一方面,近年来,淅川加强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施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坚决筑牢水源地生态屏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鸟类前来栖息。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我们把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围绕建设生态丹江湿地、智慧丹江湿地、科研丹江湿地、宣教丹江湿地、和谐丹江湿地‘五个丹江湿地’目标,建立健全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机制,提高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水平,提升丹江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王志斌说。

近年来,淅川县采取水系连通、生态塘、生境营造、基底修复、植物群落修复等措施,开展湿地生态修复系统治理试点1.5万余亩,丹江湿地从“单一绿”走向“多彩美”。同时,持续大规模造林绿化,通水以来,累计造林超60万亩,石漠化治理和困难地造林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丹江口水库分别以第一名入选河南省“首批美丽河湖”、河南省2023年度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我们常态化加强库区巡查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库区各类违规违法行为。”淅川县库区执法大队副队长刘宇介绍。近年来,淅川县顶住压力阻力,全面彻底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拆除库区违建16.8万平方米,恢复有效库容530万立方米。针对丹江库区面积大、人力监测覆盖不到的问题,淅川县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在核心重点区域架设高清监控探头,有效掌握区内实时动态和人员巡护情况。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县……一项项殊荣见证着淅川生态建设的成绩。如今的淅川,山青水绿,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