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驻马店老区

驻马店老区人民抗战历史的光影映像

2025-03-17 16:20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更是因为,这是首部反映驻马店老区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红色电影,这是驻马店首次在全国各大城市院线上映的影片,这是驻马店首次将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的电影,这是影片未在全国各大城市院线上映就斩获了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的电影,这是入围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村电影展映的故事片...

驻马店老区人民抗战历史的光影映像

——评电影《打铁花行动》

□ 王太广 李国宁

3月10日,由河北电影制片厂、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黄淮学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抗战题材电影《打铁花行动》在全国各大城市影院同时上线,这对驻马店人民来说是一件值得期盼的喜事。

《打铁花行动》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讲述了抗战时期,共产党员彭皓天奉上级之命,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驻马店,重启我党的地下联络点,并成功说服匪首之女秀姑带领山寨人员弃暗投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队伍,巧借当地打铁花的民俗文化发动武装暴动,一举粉碎了日军抢占医用资源夏枯草的阴谋,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打铁花行动》这部电影从主题选择、内容表达,到编导创作、艺术展现等方面都是采用光影的艺术形式,以直观、形象、感性、生动的手法,全方位诠释了正与邪、血与火、爱与恨的战事,把驻马店人民的抗日故事描绘得跌宕起伏又扣人心弦,堪称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与地域性有机统一的经典之作。

红色文化铺就思想性底色

驻马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确山县竹沟镇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是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还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驻马店老区,作为中原的重要区域,在抗战时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篇。多年来,人们期盼能通过电影形式展现驻马店的革命文物、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刘康健、胡红一为宣传驻马店的革命历史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为了尽可能地还原红色历史面目,两位作家坚持以对革命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对家乡无限热爱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专程到北京拜访了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七师的先辈及后代们,详细了解革命先辈抗战的英雄事迹,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走访了多名抗战老兵,数次深入确山、泌阳等地与村民交谈,了解抗战故事和有关背景,不断丰富创作内容,集中精力创作了驻马店老区人民抗战的电影剧本《打铁花行动》。

正式上映的《打铁花行动》电影,坚持真实性的艺术原则和正确的历史观,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按照艺术规律,把握时代脉搏,聚焦不同的人物群体,刻画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展现抗战时期的惊险故事,以红色元素为基调,确保电影主题鲜明,导向正确。影片充分利用驻马店革命老区的竹沟、焦竹园、老乐山、皇家驿站等红色文化资源“富矿”,在尊重史料与史实的基础上挖掘红色资源,通过不畏艰难、英勇善战、一往直前、舍生忘死等革命精神的展现,传播红色文化、塑造英雄形象、抒发民族情怀,使驻马店老区人民抗战时期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赞歌在这里唱响,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老区精神在这里弘扬。

谍战情节呈现艺术性特色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那些老旧的艺术表现手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受众的视听需求,必须以新的方式丰富电影的文化内涵。《打铁花行动》之所以能吸引观众,影片中惊险、紧张、刺激而高深莫测、富于悬念的谍战情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彭老爷的女儿彭亚男和她的日本同学高林侨及神出鬼没的日军弓弩手、被日军策反的国民党警察局长张君、土匪副首领黑龙等人物行为迂回穿插,其间的打斗、枪战、爱情等情节设置吊人胃口,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给人以足够的感官刺激和思维悬念。比如,彭亚男与高林侨到皇家驿站后,向彭亚男求婚成功的高林侨借着游玩的机会绘制当地地图,以家乡遭受瘟疫为由大量搜寻夏枯草资料。彭皓天由此认定高林侨就是日本特务,趁着彭亚男订婚的日子回到彭家暗中寻找高林侨的特务证据。《打铁花行动》影片在描摹抗战事件、刻画谍战人物中,将一个个险象环生的故事情节熔谍战戏、抗战戏、爱情戏于一炉,以精彩细腻的手法展现了彭皓天与秀姑、彭亚男与高林侨的爱情故事,不仅有敌我双方激烈战斗的场景,也有惨遭奸细黑龙暗算跌宕曲折的情节,构思奇巧、叙事跌宕,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打铁花行动》影片在描摹抗战事件、刻画谍战人物中能够将思想性、地域性、教育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以光影的艺术形式进行形象表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增强民族精神的归属意识。

天中风物构成地域性原色

《打铁花行动》第一句台词就是:“前面就到了驻马店啦!”影片编导有意突出驻马店地域特色,把真实的驻马店巧妙地融入主题确定、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上,以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驻马店风土人情、地域元素的细腻描绘,使原创作品呈现的同时兼具驻马店地方文化与革命历史年代感的影像效果,将观众带入那个战火纷飞又充满抗争精神的年代。通过驻马店古朴的建筑、质朴的民风、熟悉的乡音和真实的场景,构成了这场抗战故事的活水源头和生活底色,为影片的地域叙事创造了良好效果。

当这部反映驻马店抗战斗争的电影在全国电影院线与观众见面后,驻马店的观众看到所熟悉的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确山县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皇家驿站、老乐山、蔡洪坊等场景时无不激动万分。当听到电影主题歌《石榴花开红满天》时非常兴奋,这是因为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行为逻辑都符合驻马店的地域特征和驻马店人的性格特点,整个故事显得立体可信,当听到耳熟能详的叉扳、烧包、怼一壶、喷一会儿、盒子炮、串了圈等驻马店方言后,感到无比亲切。更是因为,这是首部反映驻马店老区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红色电影,这是驻马店首次在全国各大城市院线上映的影片,这是驻马店首次将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的电影,这是影片未在全国各大城市院线上映就斩获了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红枫叶奖”的电影,这是入围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村电影展映的故事片,这是省委宣传部和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创作重点扶持项目,这是驻马店本土作家第一次通过电影形式展示驻马店厚重文化、红色资源、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载体,这是中国老促会、省老促会和市老促会策划并联合拍摄的故事片。

世界著名艺术家海顿说过:“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电影《打铁花行动》的编剧、导演、制片方均从强烈的使命感和爱国意识出发,艺术呈现中华民族同休戚、共命运的抗战悲壮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力抗战,挫败日寇阴谋,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爱国主义信念,深深鼓舞了观众、教育了观众、感染了观众,唤起了当代中国人内心的集体记忆与思想共鸣,成为广大群众优秀的精神食粮,成为新时代具有较高思想品位、艺术价值和地域特色的电影佳作。

毋庸讳言,《打铁花行动》影片还有一些值得斟酌的地方。一是彭浩天与秀姑商定,利用皇家驿站夏至节庙会举办打铁花时发动武装暴动,但暴动的时候,观众看到的只是争取过来的土匪参加,而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出现;二是共产党与日寇重点围绕夏枯草医用物资展开争斗,但在武汉会战中,没有反映日军士兵因高温天气而发生的瘟疫,以及急需夏枯草防暑降温的情况;三是在100分钟的影片中,有几处人物的口型、配音、字幕三不照的情况,当然这些瑕不掩瑜。

(作者单位系驻马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