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牵头的“高清脑图谱”集中发布十项成果
摘要:脑智卓越中心党委书记孙衍刚介绍,细胞图谱、神经联接图谱解析的两大技术体系至关重要,前者用于揭示细胞类型及其在疾病里发生的变化,后者包含成像和形态重构技术,能对全脑高清成像,并实现高通量、高速度的数据分析。
人脑拥有800多亿个神经元,此前业界尚未绘制出单细胞分辨率的“高清脑图谱”。现在,中国科研人员领衔的团队正试图解构这一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联合多国科学家,推出了介观脑图谱的10项系列成果,细胞出版社7月10日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布。
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细胞》。(受访者供图)
“我们脑图谱的研究实现了从啮齿类到灵长类的跨越。”脑智卓越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表示,灵长类动物的脑远比啮齿类动物复杂,团队借助高分辨率光学脑成像等前沿技术,解析了猕猴等物种的大脑细胞类型、神经联接模式、发育进化规律及脑疾病分子机制。
例如,其中一篇发表在《细胞》的文章,绘制了猕猴前额叶皮层的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脑智卓越中心研究员严军介绍,灵长类的前额叶皮层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团队曾在2022年发布了关于小鼠前额叶皮层的研究,经与此次研究的跨物种比较,进一步揭示了灵长类大脑神经元高度精细化的联接模式。
再如,另一篇发表在《细胞》的文章聚焦在屏状核——可能是意识产生的关键脑区,揭示了猕猴与啮齿类在屏状核结构、细胞类型和分布上的显著差异,发现猕猴屏状核有四个不同功能区,各富含不同类型的投射神经元,与大脑几乎所有脑区都有特异的相互联接。
创新成果背后有强大的自主技术支撑。脑智卓越中心党委书记孙衍刚介绍,细胞图谱、神经联接图谱解析的两大技术体系至关重要,前者用于揭示细胞类型及其在疾病里发生的变化,后者包含成像和形态重构技术,能对全脑高清成像,并实现高通量、高速度的数据分析。
系列成果由国内外超过300人共同完成,展现了国际协同攻关的能力。“灵长类脑图谱有工程大、周期长、数据量惊人等特点,我们呼吁持续深化全球科技合作,共同向破解灵长类介观脑图谱的更高目标发起冲击。”蒲慕明说。(记者董雪、孙青)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