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过头”的通信营销,该收收了!
摘要:三大运营商也已开展电话营销自查,期待这是相关监管部门和运营商拿出真招实招整改的开始,要真正让消费者看到改变,切不可罚酒三杯了事。细化管理是当务之急,运营商不仅要切实规范相关渠道商、代理商的行为,更要与时俱进调整绩效考核标准,以更合理的激励机制正向引导合法、合规营销。
□ 周以航
不少人都“领教”过通信行业电话营销的套路:“免费升级”是诱饵,隐性扣费是鱼钩;剥开“限时优惠”的糖衣,里面是开通增值服务、购买高价套餐的“黄连”;推销时频频来电,之后反复投诉才能取消……种种不规范经营行为,长久以来让不少消费者头疼、心烦不已。
“热情过头”的通信营销背后,是运营商授权的一些代理商等为追求效益,将营销成功率与业务员收入密切挂钩,将企业的经营压力层层传导给消费者。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和业绩压力驱使下,某些营销人员对套餐优惠力度夸夸其谈,却对限制性条款遮遮掩掩,还催着消费者快快下单。“转化老用户”成了最便捷的选择和重要业绩来源,“密集骚扰”成了不少营销人员的惯用手段。
业绩压力不是“宰熟客”的理由,“业务外包”也不能成为某些运营商推诿塞责的挡箭牌。业务可以外包,责任不能外包,管理的主体责任一旦缺失,便是对不规范经营的无声纵容。
通信营销不能丢了边界感和诚信度,不仅要还消费者一片耳根清净,更要让大家消费得明明白白。近来,工信部发布“2025年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明确提出精简优化在售公众用户电信资费套餐,实现全量公示,未公示不销售。三大运营商也已开展电话营销自查,期待这是相关监管部门和运营商拿出真招实招整改的开始,要真正让消费者看到改变,切不可罚酒三杯了事。
营销电话的“热情”,要转化为服务的温情。细化管理是当务之急,运营商不仅要切实规范相关渠道商、代理商的行为,更要与时俱进调整绩效考核标准,以更合理的激励机制正向引导合法、合规营销。其次,提升服务质量是硬道理,电信业务推介要做到全面准确,关键内容显著提示,协议文本清晰易懂,还要着重畅通退订渠道,妥善解决“上车容易下车难”的尴尬。
长远来看,随着5G规模化应用加速推进,运营商是时候破除路径依赖,一改“薅老用户羊毛”的营销策略了。要着眼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拓宽收入来源、推动技术革新,让好技术、快网速服务丰富的应用场景,让优质通信服务走入千家万户。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