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抗战烽火
摘要:特别是母猪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震慑了豫中地区的敌伪顽势力,鼓舞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士气,各县党组织也逐步得到恢复,初步打开了豫中地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豫中军分区辖挺进二团、四团、七团、十五团和嵖岈山独立团(又称遂平独立团)、西平独立团、叶舞支队、确西支队等抗日武装。
记者 张朝 陈诚 见习记者 巫兵
嵖岈山,属伏牛山余脉,东望平原,西接群峰,距平汉线以西25公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据北镇南,胜可以下平原,败可以进深山。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期间,嵖岈山区成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是豫中抗战展开新局面的基地。
位于嵖岈山镇红石崖村的九龙山革命烈士陵园。
嵖岈山人民艰苦抗战
全民族抗战初期,中共遂平县委以嵖岈山职业学校为基地在这里开办训练班,组织抗日武装。确山惨案后,嵖岈山职业学校留下一些学生党员,坚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继续保留党的组织,与县委保持联系。1941年冬,中共遂平县委书记杜松山被捕,县委遭到破坏,嵖岈山职业学校党组织与上级完全失掉联系,才停止活动。
1944年,日军发动河南战役。5月9日,日军二次占领遂平。国民党遂平保安团千余人弃城逃跑,躲在深山不敢露面。不久,城东、城南、城北等地大片土地被日军铁蹄践踏。面对国耻家仇,在嵖岈山职业学校润华农场坚持地下斗争的原中共遂平县委负责人周子郁、魏太初、时志仁,利用学校几十杆护校枪支,毅然组成100多人的抗日武装队伍,对外称嵖岈山抗日第四中队。这支武装成立以后,一边学习,一边做工,一边进行抗日锄奸斗争。在河南的国民党军队大溃退之后,第四中队的抗日斗争更加活跃。曾秘密处死确山惨案罪魁之一吴赞臣,使日伪政令不能行于嵖岈山周围20里之内。
1945年 1月21日(农历腊月初八),日军驻豫南指挥部调集驻沙河店、张台和遂平县城的武装力量500多人,向嵖岈山进攻。拂晓,日军从嵖岈山南坡爬到了南山与蜜腊山交界处的黄土岭,以猛烈的炮火配以轻、重机枪向守卫在山上的抗日第四中队发动进攻。时志仁立即组织人员分层设防,共产党员魏太禄、宋义显等迅速抢占前沿阵地,扼守要隘,奋勇还击。当时,抗日第四中队能够投入战斗者有100多人,敌人近5倍于我,防守任务相当艰苦。在周子郁、时志仁、魏太初等指挥下,抗日第四中队毫不畏惧,巧妙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进攻。战斗进行约3小时,日军受到很大伤亡,只好收兵。这次战斗,抗日第四中队牺牲1人、伤2人,其余都安全转移到西北山里。
第一次偷袭嵖岈山的失败,使驻豫南日本侵略军大为震惊。当时,新四军河南挺进兵团已从孤山冲地区第二次挺进到嵖岈山地区。为尽快扫除占领区抗日武装力量,以集中力量对付新四军主力,日军决计付出更大代价,消灭嵖岈山抗日第四中队这支人民抗日武装。
194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一)五更时分,正当嵖岈山区人民点上蜡烛、燃放鞭炮欢度传统春节的时候,日军第二次向嵖岈山抗日第四中队发动进攻。这次日军纠合了驻舞阳、驻马店、西平、泌阳、遂平等地的部队3000多人,除携带山炮、迫击炮、轻重机枪外,每个士兵都特别配上登山鞋。时值春节,抗日第四中队战士有的请假回家团圆未归,留在山上的仅有60名农场工人和30多名职业学校学生,要对付3000多名日军,敌我力量悬殊,情况十分危险。当日军逼近山口时,周子郁、时志仁立即带领战士们撤回北山。通往北山的路径石滑阶陡,盘旋迂回,并且筑有3道防门,每道门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天然屏障,最有利于防守。山顶上,怪石林立,洞穴百窍,有一古庙建筑——皇姑楼巍然屹立。
嵖岈山抗日第四中队战士进入北山后,考虑到日军这次来犯,准备充分,疯狂性大,必然是一场恶战,应尽量隐蔽,有效地狙击敌人,尽最大努力保存实力,减少伤亡。于是决定采取轮番作战的方法,先由时志仁带领职业学校学生进入山穴隐蔽起来,周子郁带领农场工人防守。周子郁把60名农场工人分成4组,分别把守在上山的3道防门和山顶上的皇姑楼里,在皇姑楼负责观察敌情和全面指挥。在皇姑楼上,居高临下,视线开阔,不但可以看清山下全部日本侵略军的活动,而且还可以准确地射击爬到半山腰上的敌人。
日军发现抗日第四中队战士撤入北山后,马上派兵占领了北山附近的石猴院、南天门等山头。一方面集中炮火轰击北山,另一方面集中兵力向北山进攻。炮弹炸得山石乱飞,草木起火,北山变成了一片火海。抗日战士在猛烈的炮火声中,选择有利地形,准确地瞄准爬山的敌人,几十支步枪轮番发射,半山腰里横七竖八地留下敌人的尸体。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从早上到中午,抗日第四中队战士连续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山下敌人的尸体越来越多,日军进攻严重受挫。下午2时,敌人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在炮火和轻重机枪的掩护下,日军端着刺刀拼命往山上冲,短兵相接,寡不敌众,有2位同志壮烈牺牲,还有几名战士负伤。为了减少牺牲,周子郁遂命令全体战士后撤,从皇姑楼一个秘密穴洞下山向西北方向转移。
敌人占领了北山皇姑楼后,环顾四周,渺无人迹,到处搜索也没有发现抗日军队撤退的路径,个个气急败坏,放火烧掉了山上的所有建筑物。为掩人耳目,日军按照其习俗用火烧掉了他们战死人员的尸体100多具,接近黄昏时,才仓皇撤走。
嵖岈山保卫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豫南日军的嚣张气焰。事后,日军把张台、玉山两个据点主动撤掉。从此,再不敢向嵖岈山进犯。
母猪峡战斗的胜利与豫中抗战新局面的出现
1945年2月,鄂豫皖湘赣边区党委决定增派主力进入河南,加强河南挺进兵团的军事力量,并增派一批干部,随挺进兵团到豫中,为创建根据地做准备。根据边区党委的指示,挺进兵团在嵖岈山地区向敌伪发起了一系列进攻。
针对嵖岈山地区敌伪顽林立的复杂局面,挺进兵团决定首先端掉豫中地区新四军发展的最大障碍——长期盘踞在嵖岈山西北母猪峡地区的顽军史聘侯的独立游击支队。
母猪峡位于舞阳、遂平、泌阳交界处的山峦之中,是一条10多里长的南北峡谷。史聘侯是舞阳南部山区尹集街人,当地大土豪。在舞阳沦陷前夕,他假借抗日保家乡的名义,在尹集建立了一支地方武装,名曰抗日,实际上敲诈勒索,搜刮钱财,向群众逼粮、派款、抓壮丁,成为当地一害。舞阳沦陷后,他率部躲进南部山区,盘踞在母猪峡、黄湾一带的山谷里称王称霸,鱼肉百姓,并与日军勾勾搭搭,以求自保。为了歼灭史聘侯部,新四军挺进兵团进行认真侦察,彻底摸清了史聘侯的兵力部署和这里的地形。母猪峡、黄湾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大山谷,山峦重叠,沟壑交错,南边只有母猪峡谷口一个通道,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东西两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北边是日军设有据点的山区小镇——尹集镇。史聘侯的老巢独立游击支队的队部就设在这个山谷中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史聘侯在山上经常留守一个中队兵力,构筑了很坚固的工事。要消灭史聘侯部,就必须想办法占领山头,切断他们的退路。史聘侯部在蜘蛛山下的黄湾村有400多名武装人员,加上税收和勤杂人员总计600多人,分4个中队、11个分队,有迫击炮1门、轻机枪1挺和400多支步枪。另外,在黄湾西南石灰刘、堰塘湾、老鹰沟等处还驻有一个特务排,分别守护着史聘侯的眷属、烟厂和仓库。
1945年2月7日下午,新四军挺进兵团第二、四团从嵖岈山出发,分南北两路奔袭史聘侯部。2月8日拂晓,南路挺进二团七、八两个连由团长林国平、政委邵敏带领,穿过母猪峡,出其不意地包围赵庄,生俘敌顽前沿哨所30多人,随即由俘虏带路奔袭何庄,该庄敌人闻讯而逃。新四军一枪没发,越过了母猪峡山口,之后兵分三路向纵深发展。中路由杨庄、苇子园直抵黄湾、唐寺沟,堵住敌人南逃的去路;东路走哑巴洞、毛叶沟直上蜘蛛山顶,居高临下,压制黄湾之敌,切断顽军向山东方向逃窜的道路;西路由王沟、水盆沟向石灰刘直扑堰塘湾史聘侯眷属、烟厂和仓库。西路新四军到达石灰刘后,乘守军熟睡之机,迅速全俘该处顽军,完成了围堵任务。
北路由黄霖司令员率挺进四团绕道由东向西直达黄湾北边的缸窑坡,从东、西、北三面分别包围了顽军各据点。8日凌晨5时,战斗打响。住在缸窑坡村的史聘侯部第一中队听到枪声,即溃不成军,纷纷缴械投降。其余3个中队,慑于新四军的声威,在“缴枪不杀,宽大俘虏”的喊话声中,不少人当即投降,少数窜逃西岭,却钻入新四军的伏击圈内,被全部俘获。
在解决外围之敌的同时,新四军挺进兵团对驻扎在蜘蛛山下黄湾村的史聘侯大队部发起了猛烈攻击。史聘侯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新四军攻击受阻,战斗相峙近1个小时。这时,担负在中路堵截的部队从南边经苇子园赶来投入战斗,从背后发起猛攻。史聘侯部在南北夹攻、腹背受击的情况下彻底溃败,纷纷举手投降,只有极少数随史聘侯向西岭逃窜。史聘侯最后在一个旧木炭窑里被活捉,战斗胜利结束,共生俘史聘侯以下官兵300多人,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及其他装备,仅武器弹药就运了两天两夜。
位于槐树乡的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史聘侯部被歼,豫中地区日、伪、顽势力十分震惊。攻克母猪峡的第二天,日军就集中200多人向新四军挺进兵团进攻,被挺进兵团击溃。之后挺进兵团主力迅速转移到泌阳县象河关东南一带。日军在连续遭到重创后,不得不放弃对嵖岈山地区的进攻。留守在豫中南地区的日军只得龟缩在交通沿线的据点,不敢轻举妄动。这为新四军挺进兵团在豫中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特别是母猪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震慑了豫中地区的敌伪顽势力,鼓舞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士气,各县党组织也逐步得到恢复,初步打开了豫中地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八路军陈先瑞部、王定烈部与新四军豫中兵团会师嵖岈山
1945年7月15日,根据全国抗日战场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再次向中共河南区党委和河南军区发出“关于发展河南战略方针与政策”的指示。指出今后作战方针是向西防御,向东向南进攻,以求利用时间,北至太岳太行,东与渡新黄河西进之冀鲁豫部队,南与五师部队完全打成一片,逐步地争取数百万群众,扩大民兵、游击队与主力军,建立可靠的军事、政治、经济基础。
7月下旬,八路军河南军区抗日人民军第三支队在司令员陈先瑞率领下,由禹县神垕镇出发,向嵖岈山地区挺进,穿过敌伪顽林立的郏县、平顶山,越过许(昌)南(阳)公路,横扫敌伪顽势力,两天毙俘日军30多人、伪军2000多人,俘游杂武装700多人,进入西平县出山镇,与前往迎接的新四军挺进二团胜利会师。次日,八路军河南军区抗日人民军第三支队到达遂平县槐树乡和西平县仪封镇与豫中游击兵团主力会合,黄霖司令员和栗在山政委在槐树乡召开隆重欢迎大会,庆祝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和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胜利会师。
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内景。
八路军河南军区抗日人民军第三支队与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胜利会师,使嵖岈山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战斗力大大加强。当时苏联已对日宣战,日本帝国主义失败已是时间问题。为巩固扩大豫中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1945年8月上旬,根据上级指示,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与八路军河南军区抗日人民军第三支队合并,成立豫中军分区,陈先瑞任司令员,栗在山任政委,黄霖任副司令员,傅忠海任副政委,何振亚任参谋长,冷新华任政治主任。同时,成立了中共豫中地委和专署,栗在山任书记,欧阳景荣任专员,仝中玉任副书记,孙石任副专员。豫中地委、专署下辖遂平、西平、叶县、确山、泌阳、舞阳6个县委、县民主政府;豫中军分区辖挺进二团、四团、七团、十五团和嵖岈山独立团(又称遂平独立团)、西平独立团、叶舞支队、确西支队等抗日武装。豫中地委、专署和豫中军分区划归河南区党委和河南军区领导。同时,鄂豫皖湘赣边区党委和新四军五师调派大批党政干部到豫南、豫中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工作,组织武装力量,筹集粮食等物资以待保证发展河南和向日军发动最后攻击的需要。
当年的会师泉至今完好保存。
八路军河南军区陈先瑞部与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的会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两支抗日武装的结合,沟通了鄂豫皖湘赣边区与华北、陕北联系的通道,初步实现了党中央的绾毂中原的战略目的。这次会师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全国战略时局的变化,王树声、戴季英率八路军河南军区主力和部分干部,王定烈率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水东八团及水西部分干部,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南下支队先后奉中央之命在豫中、豫南一带与新四军五师胜利会师,从而确立了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强大的战略地位。
策 划:郑 刚 王振江 统 筹:李铁军
资料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