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情感

我的旧书

2025-08-12 10:26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20多年来,我几乎每次出游都带着它们,在火车的哐当声里、汽车的颠簸中,窗外的风景看乏了,就靠它们打发时间——翻开看着,跟着萧峰怒闯聚贤庄,陪武学大师于华山论剑,随郭靖参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真谛,看燕云十八骑“奔腾如虎风烟举”的飒爽,观雁门关小阿紫纵身一跃的悲怆。

王凤芸

暑假过了一半,我像以往的假期一样,要干些鸡窝挪鸭窝的营生,比如把书柜里的书挑些挪到床下的收纳箱里、把书架上的书倒腾进书柜里。今年却与往年有些不同,一是家里四口人看的各种书实在太多,飘窗、置物架、床头柜、茶几、鞋柜,甚至卫生间里放的都是;二是用手机听书和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多;三是因为大数据近期一直给我推送有关“断舍离”的文字,让我下决心处理掉一些旧书。

在整理旧书时,翻到一本本曾陪伴我度过无数时光、曾经无比珍爱、已失去了最初的干净和板正、浑身带着时间的创痕、纸张泛黄却有着古旧芬芳的书。有些书显然经过许多人之手,因为翻看得多,还散发着一股汗渍味儿;有的书页破损、边角翻卷、封皮残缺,有的纸张泛着陈旧的赭黄,纸脆得一碰就碎、一掀就烂,连印刷的墨字都看不清了……每翻开一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记忆的窗口,让我想起当初遇见它时的欣喜。为了买它,我是怎样找各种借口问父母多要点儿生活费、怎样节衣缩食,还有那一遍遍如饥似渴地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灵魂对话,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时光……那些“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岁月就这样再次鲜活起来。

箱子底有两套半《红楼梦》,最新的一套也有十几年了,是那种没有注释、没有脂批的简装上下两册。这套我看得最少,只读了四五遍。另一套是我进入师范学校后买的第一本书,早被我和同学传看弄得零散缺页了。之所以买了新的也没舍得扔它,是因为页边有很多边读边写的感悟。如今再翻看,常忍不住笑自己学生时代的幼稚和青涩,可再看到自己在“落叶萧萧,寒烟漠漠”旁写的“如身临其境”的字句时,仍能想起小时候在野外放牛或是劳作的深秋傍晚,被暮霭笼罩的村庄和远山,可不就是“寒烟漠漠”的模样吗。在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那几页,还留着30多年里数次被眼泪浸湿的斑驳痕迹。还有一本早没了封面的《红楼梦》下部,是当年父亲带回家的,上部已不知踪影。大概在小学三四年级时第一次读它,那时它就是本旧书了。几十年来,它从老家老屋到新宅,再随我到市里,几经辗转,早已霉迹斑斑、字迹模糊不清了。年少时靠着书里的注释和脂批,也一次次啃读它,从一知半解到熟稔能诵,让我在寝室每晚的卧谈会上有了夸夸其谈的资本。那时给室友讲曹雪芹“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巧妙构思,讲十二钗的宿命与女性的美和智慧,引得室友也跟着我捧起了书……

还有几本是我从旧书摊淘来的《红楼梦》研究著作,也必须得处理了。当年因为痴迷《红楼梦》,连带那些红学爱好者的研究文章也读得津津有味,甚至不同的续写版本也找来读。买《说不尽的红楼梦》时,封面破烂,还沾着不知道是酱油还是糖浆的污渍。整本书被水泡过,纸张又皱又脆,还有几张粘连在一起怎么也揭不开,读时每掀一页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弄破了脆弱的纸页。那本厚厚的大十六开《红楼文化》是刚结婚时爱人买给我的,里面有周汝昌的著述、有刘心武的演绎,也被我翻得破破烂烂。还有本缺了封面不知道书名的著述,竟把林黛玉和薛宝钗硬解成刺杀雍正的侠女,分明是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亵渎,纯属瞎胡扯。因实在不能认同这离谱的论调,买来只读了一遍就扔在了箱底,这次是断然要让它给别的书腾地方的。

另一个箱子里,那本粘补多次的《射雕英雄传》,里面有精美的线描插图,每每读到荡气回肠处,掀开绘有插图的下页,总像是撞上猝不及防的美好相遇。《天龙八部》的封皮虽也用透明胶布粘过好几次,边角还是磨损得不成样子,仍有随时要“牺牲”的架势。20多年来,我几乎每次出游都带着它们,在火车的哐当声里、汽车的颠簸中,窗外的风景看乏了,就靠它们打发时间——翻开看着,跟着萧峰怒闯聚贤庄,陪武学大师于华山论剑,随郭靖参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真谛,看燕云十八骑“奔腾如虎风烟举”的飒爽,观雁门关小阿紫纵身一跃的悲怆。至于《鹿鼎记》《笑傲江湖》也好不到哪儿去,这些书实在破旧不堪、物尽其用了,也该到退休之时了。

有一箱旧书,打开看,《贝妲的婚姻》《玛丽·巴顿》这些名字撞进眼里,像遇见似曾相识却又叫不上名字的旧识,内容一时都想不起来了。还有一箱当年学画时攒下的《白描花鸟》《树谱》等书都静静地在箱子里摆得整整齐齐,真是今非昔比。如今,提起毛笔,手都抖得不听使唤了。

曾经,会像斯嘉丽那样攥着拳头对自己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渴望像马奇太太一样在寻常烟火里搭起自己的堡垒,“成为自己宫殿里从容笃定的女王”……近些年,渐渐被手机奴役,手指划屏的频率越来越高,而触到纸张时的温厚却越来越稀薄、陌生。渐渐地,就淡忘了这些曾“晨昏忧乐每相亲”的故友,忘了那些曾让人心跳漏掉半拍的字句,忘了某个瞬间突然开窍的顿悟,忘了它们曾带给我的是怎样柔软的触动、难言的愉悦和困惑、幸福的期冀和梦想,忘了这些书页是怎样在年少清贫的日子里为我铺展出丰饶的天地,滋养我孤独而敏感的青春岁月,在字里行间为我撑起一生的精神筋骨。

最终,还是没舍得把它们全处理掉。挑了些实在残破到读不了的,轻轻放进垃圾袋时,像送别了一段走散的时光,剩下的重新码进箱子、挪到书柜最显眼的一层。

或许往后还是会常常刷手机,但此刻摸着书脊上凹凸的字迹,我想,这些旧书不会像信息流那样转瞬即逝,它们会静静等待着,等着让我重新翻开某一页,重新跌回那些被文字焐热的日子里——那里有曾经的追求,有初读时的震颤,有无尽的滋养,有藏在字缝里的梦想。

手机的光再亮,也照不亮书里沉淀的光阴和宁静。这些旧书,还是留着给往后的日子,多些回头看看的理由。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