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丨从机械制造到工业“智造”
摘要:“我们正将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灯塔工厂建设经验融合并复制推广,推进‘人工智能+制造’应用,提供从煤矿到造船厂、钢厂等多个离散型制造场景的智能工业解决方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23条自动化流水线上,150台机器人动作精准,焊花四溅,切割、焊接、涂装等工序有序推进,7台智能行车和30台AGV运输车往来穿梭,物料精准投放。
8月19日,中创智领(郑州)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灯塔工厂里,忙而不乱。
中创智领的前身是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液压支架制造商之一。
“除了传统的煤机业务以外,我们目前已经发展为横跨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和工业智能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创智领集团副总经理王永强表示。
灯塔工厂智能坡口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2022年,集团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慧园区投产运行。
园区的全域数据融合平台,串联融合了生产执行、质量管理、仓储物流管理、能源管理等软件系统,打通了订单、设计工艺直接到机台的主线,构建覆盖设计、生产、质量的全价值链数字孪生模型。
“智能装备集群应用成效显著,让我们的生产效率提升200%,焊接设备综合效率提高30%,非计划停机时长下降60%。”郑煤机智慧园区厂长朱红波说。
园区的智能调度系统打通了从料场到切割区、板加区、焊接区再到交付区的40余道工序、100余个工位的全流程物流链,实现多种类、多型号的物流设备实时交互和协同作业。
“我们制品周转天数下降了72.4%,产品制造周期下降61.3%。”朱红波说。
近年来,集团聚焦“生产的自动化、物流的自动化、信息流的自动化”,通过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AI等新技术,打造了全球煤机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实现了产品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煤矿远程智采系统展示。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工厂的智能化带来了煤矿智采系统,借助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给设备装上了智慧“大脑”,运行状态、产量数据、故障情况等一目了然,让煤炭开采“无人值守、有人巡视”。
目前,集团在煤矿系统智能化工作面领域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智能装备核心元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我们正将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灯塔工厂建设经验融合并复制推广,推进‘人工智能+制造’应用,提供从煤矿到造船厂、钢厂等多个离散型制造场景的智能工业解决方案,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王永强说。
他表示,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业务迅速从燃油汽车扩展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降噪减振产品、智能空气悬架系统、动力电池冷却板、高压智能驱动电机、制动系统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相继投向市场。
2025年一季度,郑煤机实现总营业收入97.60亿元,同比增长0.93%;归母净利润10.89亿元,同比增长4.47%。其中,汽车零部件板块净利润大幅增长119.98%。
“现在我们除煤矿机械以外板块的业务收入,已经超过集团总收入的50%了。”王永强说。
从“郑煤机”到“中创智领”,从机械制造到人工智能,折射了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思路,迈出了绿色可持续的转型发展步伐。(张文豪、慎志远、王玉兴、程明辉、肖懿木)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