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新排《哈姆雷特》九月登场 郑云龙、陆璐等青年演员挑梁
摘要:曾执导2023年小剧场版《哈姆雷特》的杨佳音,这次也将担纲新排版《哈姆雷特》导演。在舞台呈现上会更具国际性。冯远征表示,届时,首都剧场将更具实验感,舞台上将出现悬梯、滑杆等,在纵向和横向上延展视觉效果。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戏剧史上的不朽经典《哈姆雷特》问世400多年来,已在世界各国拥有各种语言的多元解读。昨天,北京人艺新排大戏《哈姆雷特》举行媒体见面会,宣布该剧将于9月19日至10月12日在首都剧场上演21场,以全新的导演创意、演员阵容、舞美设计再释经典,并亮相2025年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的“特邀剧目单元”。
生存还是毁灭
“选择”是这一版本的主题
历史上,北京人艺排演过不同版本的《哈姆雷特》。1994年的版本中,哈姆雷特由濮存昕饰演,陈小艺、徐帆、梁冠华等分饰重要角色;2008年上演的版本由北京人艺与日本四季剧团合作创排;2023年,小剧场版《哈姆雷特》从青年演员艺术考核中孵化而来,且已成为人艺小剧场的口碑之作。
“直到现在,每年还有各种艺术机构和团体在排演《哈姆雷特》,可见它的艺术性以及穿越时空的影响力。”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将担任新版《哈姆雷特》导演。在他看来,剧中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不仅指向生死,更意味着“选择”无处不在,“不仅是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奥菲利娅、国王、王后等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们背后的动机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与关注。”冯远征希望以人在选择面前所抱有的犹豫、彷徨、矛盾的心态,唤起观众的共鸣——在任何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人们该何去何从,这将是主创团队最渴望与观众交流的核心命题。
曾执导2023年小剧场版《哈姆雷特》的杨佳音,这次也将担纲新排版《哈姆雷特》导演。“两次创作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杨佳音说。小剧场有小剧场的表现形式,可以一人分饰多角,可以先锋实验,但把经典搬上首都剧场的舞台,“要呈现出大剧场应有的莎士比亚风格。”
自带忧郁气质
郑云龙“就是哈姆雷特”
演员阵容上,该剧集结了郑云龙、陆璐、杜子俊等一众人艺青年演员。“不用考虑,他就是。”对于郑云龙演哈姆雷特,冯远征说,“剧院对每个演员都是有定位的,或许郑云龙演《茶馆》不太合适,但他来到剧院,就是要演《哈姆雷特》的。他在生活中带着一种小小的忧郁感,他的外形、气质都很适合这个角色。”
此前在话剧《榆树下的欲望》中表现相当出色的郑云龙,登台过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曹禺剧场,这一次,他将站上首都剧场的舞台。排练之初,他忐忑过、紧张过,“《哈姆雷特》是一部这么经典的戏剧,角色的台词又特别多,所以压力很大。”但随着排练的不断推进,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亢奋,“能在北京人艺、能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表演,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饰演奥菲利娅的陆璐,同样在挑战中深感演绎经典的幸运:“最令我着迷的是,在反复排练和挖掘的过程中,你总能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新的可能性,可以尝试很多种方式,一步一步去走近人物。”
大胆解构演绎
舞台将呈现“废弃”风格
“大幕拉开后,我们想呈现一个新老观众都能接受的、不一样的《哈姆雷特》。”冯远征介绍,这一版对故事进行了大胆解构,打破情节发生顺序,拆解时空的束缚,并运用闪回等蒙太奇手法,同时融入舞蹈、击剑等展示。“我们不想让演员只是站在台上说话。”冯远征说,这些设计对演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剧组每天都要进行几个小时的形体训练,“希望能把戏变得更好看。”在舞台呈现上会更具国际性。“观众看到的不是古堡,而是废弃剧场的风格。”冯远征表示,届时,首都剧场将更具实验感,舞台上将出现悬梯、滑杆等,在纵向和横向上延展视觉效果。 (北京晚报记者 高倩)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