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咱河南工人真中!从炼钢炉到天安门:杨金安的荣耀与担当

2025-09-04 11:13 来源: 大河报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杨金安自1984年进入中信重工前身洛阳矿山机械厂,长期从事炼钢工作,现任中信重工铸锻公司冶炼车间电炉班班长。他凭借丰富的经验,能通过观察钢水和炉渣精准判断冶炼状态,曾目测钢水温度误差仅3摄氏度,每年为公司节省电费超百万元。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现场观礼的人群中,一位来自河南的产业工人,身着工装、胸佩奖章,心情无比激动,他就是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中信重工铸锻公司冶炼车间电炉班班长杨金安。

这份崇高的礼遇,是对一位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41年的产业工人最高的褒奖。从18岁进入中信重工,到如今闻名全国的“大国工匠”,杨金安的人生轨迹与炉火钢花紧密相连。

四十一载春秋,杨金安坚守在热浪灼人的炼钢炉前,用41年的初心坚守、创新担当,先后冶炼出神舟飞船系列、国产大飞机、大型舰船、新一代核电站、大型水利工程、大型石化加氢等特殊用钢近百种。他带领团队主导完成了18项“卡脖子”关键钢种的技术攻关,解决了多项国家重大装备领域的材料难题,用实干挺起了大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观礼结束后,杨金安难掩内心的澎湃,他用最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最真挚的感受:“作为一名普通产业工人,能现场观礼,我很荣耀,身处其中,那份震撼力、那份祖国强大的自豪感,也体会得更深刻。” 他表示,要把这份荣誉转化为动力,更要从祖国伟大胜利中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继续做好“传帮带”,带领青年工人“守匠心、铸匠魂、炼好钢”,用实干彰显实业报国初心,以更优质的产品服务为制造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杨金安的话语虽然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力量。他的奋斗历程,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使命与荣光。

杨金安自1984年进入中信重工前身洛阳矿山机械厂,长期从事炼钢工作,现任中信重工铸锻公司冶炼车间电炉班班长。他凭借丰富的经验,能通过观察钢水和炉渣精准判断冶炼状态,曾目测钢水温度误差仅3摄氏度,每年为公司节省电费超百万元。

然而,杨金安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2013年,“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 正式挂牌。工作室成立后,他更是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投入到新的研发项目中。2020年,他以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身份站上国家领奖台,成为河南省首位获此殊荣的工匠代表。

从千度高温的炼钢炉到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广场,杨金安的奋斗之路,是一场关于“匠心”与“报国”的生动实践。杨金安的观礼之行,不仅是个人的高光时刻,更是对全国千千万万扎根平凡岗位、创造不凡价值的劳动者的致敬。

————————————

来      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元茹

编      辑:刘   萍

校      对:郑   瑾

值班主任:钟玉芹

审核:施一楠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