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精神力量

2025-09-05 09:31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闫继华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他是豫南地区早期共产党人、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孔庄党支部书记、中共水屯区委书记、中共汝南县委委员、中共信阳中心县委委员,曾与杨靖宇(马尚德)并肩战斗,为豫南地区党组织创建、革命事业的发展及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作出卓越贡献。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精神力量

——记中国共产党在驿城区的早期革命活动  

记者 闫宏伟 吕春芳 通讯员 张旭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杨靖宇塑像

革命烈士孔繁益塑像

“这里我来过三四次了,每一次来都感到十分激动。”8月29日,记者与市红色文化宣传员陶海明一行走进位于驿城区古城街道李湾村的杨靖宇将军故居,这座典雅含蓄的普通民房,每一块斑驳的青砖、每一扇明净的窗户,都散发着悲壮的沧桑。

英雄先烈,史不绝书。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革命先驱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红色的信仰。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让我们重温历史,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缅怀英雄。

 杨靖宇“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走进杨靖宇将军故居,正在修缮的院落明亮宽敞。

杨靖宇将军(1905年~1940年),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现属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李湾村)人,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27年领导了著名的“确山暴动”。1929年奉命调东北工作,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中共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与日军作战中壮烈殉国。1958年中共中央为杨靖宇将军举行隆重的安葬公祭仪式,高度评价他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

“这是杨靖宇将军小时候栽的。”古城街道文化服务站负责人介绍,100多年了,石榴树每年都结果,槐树的荫凉能盖住大半个院子,就像在这儿站岗一样,守着老宅子,也守着村民的念想。

1926年,21岁的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谁也没想到,那个在李湾村槐树下立志的少年,会在白山黑水间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名字。杨靖宇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带着战士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雪地里钻山林、打游击,棉衣破了就裹着麻袋,粮食没了就嚼草根、啃树皮,棉絮塞进嘴里,刺得喉咙生疼也舍不得吐。

1940年的濛江战役,成了杨靖宇将军生命的最后一章。他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数日,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胳膊被打伤了就用牙齿咬开手榴弹的引线。当敌人将他围在雪地里,喊话让他投降时,他靠着树干站起来,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35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午后。

 王国华 毛泽东称他为“河南农民领袖”

迎着牺牲,擦干血迹又前行。

翻开中国共产党在驻马店建立党组织的历史,仿佛能倾听到时间老人在讲述这里发生的许多动人故事……

王国华(1890年~1970年),今驿城区香山街道大王庄人。

1927年4月,王国华积极参加了由马尚德(杨靖宇)、李鸣岐、张耀昶等人领导的确山县农民暴动。1931年9月,王国华被调往中共河南工委,负责信阳、汝南、确山、正阳等地的工作,兼任中共确山县委书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王国华任政治委员,周骏鸣任团长。1938年1月,中共鄂豫边省委移驻确山县竹沟镇,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第八团队。八团队开赴皖中后,王国华任八团队竹沟留守处主任。

1940年2月,王国华到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接见。毛泽东称他为“河南农民领袖”。

孔繁益 曾与杨靖宇并肩战斗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豫南地区有一位革命先辈叫孔繁益(字友三)(1893年~1944年),今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人。

孔繁益很小就被送到私塾读书,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办学堂,起名“友三学校”,并任教。他是豫南地区早期共产党人、革命活动家,曾任中共孔庄党支部书记、中共水屯区委书记、中共汝南县委委员、中共信阳中心县委委员,曾与杨靖宇(马尚德)并肩战斗,为豫南地区党组织创建、革命事业的发展及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作出卓越贡献。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孔繁益到竹沟与王国华(解放后任河南省副省长)、文敏生(解放后任河南省省长、国家邮电部长)等同志见了面,边区省委要求孔繁益尽快恢复汝确边地区党的组织、扩大特区武装,巩固和支援竹沟抗日根据地。

杨玉璞 配合主力部队开辟和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

杨玉璞(1916年~1994年),今驿城区蚁蜂镇庞阁村人,抗战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杨玉璞参加学生战地服务团,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任中共确山县委委员、青年部部长。确山县人民抗日独立大队改编为新四军敌后抗日淮南挺进支队第三大队后,杨玉璞任第七中队指导员。1944年9月,杨玉璞回到确山组织筹建汝正确县委,任县委副书记,后在平汉铁路以西到石滚河至蚁蜂一带活动,联系地方党组织,侦察敌情,开展群众抗日活动,配合主力部队开辟和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1944年10月,中共确(山)泌(阳)桐(柏)工委在确山孤山冲成立,杨玉璞任工委书记,在蚁蜂一带恢复、建立基层党组织和蚁蜂区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春,确泌桐中心县委成立,杨玉璞任副书记。

姜延斌 擅长声东击西战术

姜延斌(1923年~2023年),今驿城区蚁蜂镇宋冲村人。1938年5月在竹沟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被派到抗大学习,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他任泗阳独立团连长。为了开辟根据地,组织派他到亳州北界沟地区开展工作。当时,部队经常和日军打仗。姜延斌率领部队不断打击当地日军和伪军。他擅长声东击西战术,几次佯装撤离,又趁日军大意时,杀个回马枪,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每到逢年过节时,他就去打日军,把缴获的糖、肉、面粉分给当地群众。有一次,他们缴获了20多卡车面粉,除留一部分给部队用外,他们还把面粉一公斤一公斤地包好,送给群众和医院。他的部队口碑非常好,得到了群众的拥戴。

历史已经远去,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共产主义事业砥砺前行!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80年过去,今日的驿城早已旧貌换新颜,人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成为投资的热土,兴业的宝地。驿城区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区、全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河南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宣传先进县(区)、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