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石喜龙 27载医者仁心

2025-09-25 11:17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他说:“近年来,中医门诊量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中医、选择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27载行医路,石喜龙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模式。

记者 陈文科

“一针足三里,一针内关,扎下去没多久,患者腹痛的症状就缓解了。”近日,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石喜龙回忆起从业初期的经历,话语间满是对行医初心的坚守。自1998年进入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以来,他扎根临床一线多年,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在实践中磨合、在坚守中精进,用专业医术为无数患者缓解病痛,成为中西医结合诊疗领域的中坚力量。

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心中满怀着对临床医学的向往。然而,命运的齿轮因“服从调剂”悄然转向——他被录入了早期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班,一个在当时尚属新兴领域的专业。彼时,中西医结合理念尚未普及,整个行业对这一新兴领域认知模糊,甚至存在诸多质疑。

“刚入学时,我心里也犯嘀咕,不知道这个专业未来能走多远。”石喜龙坦言。起初的迷茫并未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探索未知的决心。

1998年,石喜龙毕业后进入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工作,首站便是急诊科,后来还担任了3年急诊科主任。急诊科的工作节奏快、病情复杂,每天要面对各类重症患者。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西医在急救领域的高效快捷,也让他意识到中医在某些病症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然而,在从业初期,中西医结合之路布满荆棘。“当时西医觉得中西医没法结合,中医也不愿与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年轻人合作。”石喜龙回忆道,面对行业内的排斥与质疑,他没有放弃,而是默默积累临床经验,将中西医知识逐一对比、实践。他随身携带笔记本,详细记录每个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案例,分析两种医学在治疗中的优劣,不断探索适合患者的最佳诊疗方案。

从医多年,石喜龙始终扎根临床,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疾病。在石喜龙的诊疗案例中,有太多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创造的“奇迹”。

几年前,一名安徽患者因特殊原因无法到河南就诊,通过远程咨询向石喜龙求助。石喜龙结合西医检查报告和中医辨证,为其调整药方,仅更换两味药,患者病情便明显改善。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中西医结合医师,石喜龙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他经常鼓励年轻医者学习中西医结合知识。他说:“中医不仅是医学,还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学习中医能培养整体思维;西医则能让医者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两者结合才能更好为患者服务。”他提醒年轻医者,学习中医需要耐心和毅力,周期较长,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中西医未来的发展方向,石喜龙充满信心。他说:“近年来,中医门诊量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中医、选择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27载行医路,石喜龙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模式。石喜龙说:“未来,我将继续立足岗位职责,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同时带动身边年轻医生共同精进医术,以更扎实的专业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助力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