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图片 观天下

百年老宅镌刻着移民岁月与乡土深情

2025-09-25 11:18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付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而在李家祖宅的屋后,一棵参天的大槐树坚守着老宅和岁月的故事。李本明的弟弟李根东告诉记者,这处老宅是他们李家的祖宅,这棵槐树现在有100多年树龄了。

记者 高琳琳 

近日,记者在驿城区胡庙乡叶庄村看到,一处青砖黛瓦的老宅静静矗立在村落间,砖瓦缝隙里满是岁月的痕迹。这里藏着一段跨越300年的移民故事与家族传承。 

走近老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屋顶。青灰色的瓦片层层叠叠,虽历经岁月侵蚀,部分瓦片已显斑驳,有几株野草在瓦缝中顽强生长,却依旧错落有致,守护着屋内的安宁。屋顶边缘,是用瓦片精心搭建的镂空装饰,圈圈相扣,似在诉说往昔工匠的巧思与技艺。 

那扇带着岁月痕迹的木门,门闩是老式的铁制构件,表面早已锈迹斑斑,却仍坚实耐用。门旁的长石条,历经数百年的踩踏与摩擦,依旧稳稳地承载着门的重量,见证着无数次的开合,迎送着一代又一代的李家人。 

屋内,老砖老瓦的质感扑面而来。墙壁上,岁月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虽后来进行过粉刷加固,但仍难掩其古朴厚重。 

“这处老宅是李家先辈迁移至此所建。按老辈人口口相传的故事算,得有360多年历史了。”宅子的主人李本明虽因病在外医治,但在电话里对自家的故事如数家珍。 

李本明80岁的妻子周明英向记者讲述起老宅与家族的过往。1968年,周明英嫁入李家,此后便与丈夫、婆婆一同居住在这处老宅里,一住便是57年。作为革命后代,她身体硬朗,记忆清晰,成了老宅故事最鲜活的“讲述者”。 

周明英

周明英指着老宅的砖瓦与门庭介绍,多年来,宅子外面的造型从未改动,保留着最初的模样,只是为了稳固,家人曾对墙体进行过粉刷和加固。 

这处老宅的历史,要从李家祖辈的迁徙说起。据李家人回忆,明末清初时期,李家祖辈两兄弟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出发,一路辗转迁移至叶庄村这片土地。扎根之后,因定居于此的村民多为李姓,这里便得名“大李庄”。后来,兄弟俩分家,弟弟一房迁往不远处的村庄,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李尧村——两个村庄的李姓人家,自此便成了血脉相连的宗亲。 

随着时间推移,李家家族枝繁叶茂,老宅也成了家族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李家分家时,这处承载着先辈心血的老宅,被分给了身为长子的李本明。它不仅是一处居住场所,更成了连接家族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见证着李家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而在李家祖宅的屋后,一棵参天的大槐树坚守着老宅和岁月的故事。

李家祖宅屋后的大槐树

“当时这里有两棵树,因为枝叶太茂盛所以砍掉了一棵。”李本明的弟弟李根东告诉记者,这处老宅是他们李家的祖宅,这棵槐树现在有100多年树龄了。据祖辈们讲述,原本先辈移民至此后建房栽树,后因屋后的大槐树离后屋墙太近,就把大槐树砍掉了,没想到多年后从槐树根部又发芽长出了两棵,后来因安全问题砍掉了西边的一棵。目前,留下的这棵槐树已被驿城区林业局纳入重点保护古树之列。 

如今,360多年过去,大李庄的炊烟依旧袅袅,老宅的砖瓦仍在诉说着往事。这处被列为驿城区文物保护点的大李庄民居,不仅是李家家族传承的载体,更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历史的一个缩影。它静静伫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将那段跨越千里的迁徙故事与浓浓的乡土深情,传递给每一个走近它的人。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