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店乡:产业奔涌势如虹,乡村振兴绘新卷
摘要:一本工作日记,绘就的产业振兴锦绣图 采访临近结束,我们有机会瞥见了李华勇那本随身携带的工作日记。从一栋栋现代化的养殖“别墅”,到日记本上那些正在酝酿成真的产业蓝图……谭店乡正以一种“势如虹”的奔涌之势,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驻马店网讯(记者 许静 见习记者 赵永涛 陈培)金秋十月,天高云阔。当我们走进西平县谭店乡的广袤田野,感受到的已不再是单一的农耕脉动,而是一曲由现代化产业谱写的、气势如虹的奔涌交响乐。这里,一只只健硕的旱鸭、一盏盏璀璨的LED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猪舍,正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讲述着谭店乡在乡村振兴大道上的精彩故事。
鸭鸣沃野,一枚“金蛋”的全球之旅
在谭店村的土地上,一幅动态的画卷豁然展开——十六万只活蹦乱跳的旱鸭,如同散落在茵茵草地上的云朵,它们追逐嬉戏,觅食高歌。与之相伴的,是拣蛋工人们忙碌而轻快的脚步声,他们穿梭于一排排整齐的鸭舍之间,将一枚枚温润的鸭蛋熟练地拾起,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繁忙而不失和谐的景象,是河南华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日常运营的缩影。
公司负责人孙凯伟,一位扎根乡土的大学生创业者,向我们勾勒出这片产业的宏伟蓝图。“2025年,我们流转了当地农民177亩土地,建起了56栋标准化鸭舍,最大养殖规模可达20万只。”他指着眼前规模浩大的养殖区介绍道,语气中充满自豪,“目前存栏的16万只旱鸭,正是我们‘金蛋工程’的主力军。”
而这“金蛋”的含金量,远不止于数量。孙凯伟特别揭示了其核心奥秘:“我们坚持全程无抗生素生态养殖。”这份对品质的执着坚守,让谭店乡出产的这枚小小鸭蛋,拥有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它们经过严格检测,品质远超国际标准,从而跃出国门,游向美国、韩国的餐桌,飘香于东南亚的美食国度。
鸭蛋的旅程是一部精彩的“出海记”,而结束产蛋期的母鸭,则开启了另一段风味之旅。它们被精心运送至浙江、温州等美食云集之地,凭借其紧实的肉质与独特风味,成为了当地餐桌上备受青睐的佳肴。
产业的蓬勃发展,引来了远见者的目光。因此该厂也成了许昌胖东来,双汇火腿肠出售鸭蛋的源头厂家。陪同采访的西平县政府副县长、谭店乡党委书记李华勇在现场与孙凯伟共同描绘起更宏伟的蓝图。“如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李华勇指着眼前的养殖基地,思路清晰地规划着,“我们要搭乘‘西平长寿之乡’这趟快车,打造我们自己的松花蛋、烤鸭蛋等品牌,让它们拥有响亮的商标与名字,从谭店乡出发,走上全国更多老百姓的餐桌。”这一席话,为这片鸭声鼎沸的沃野,注入了无限的品牌遐想与价值期待。
智造点亮未来,小乡村走向振兴路
如果说鸭产业是根植于土地的传承与升级,那么在谭店乡何张村崛起的现代化企业,则展现了这片土地拥抱高新科技的决心与魄力。
步入宽敞明亮的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几十名工人全神贯注,在各自岗位上娴熟地操作着设备。这里没有传统乡村工厂的喧嚣,只有精密仪器运行的低鸣和智能化设备高效作业的节奏感。这家专注于广告标识LED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已然成为谭店乡产业图景中一颗璀璨的“科技之星”。
“我们的总部在广东东莞,但将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放在谭店,正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企业负责人孙世伟介绍道。公司汇聚行业顶尖技术人才,专注于LED模组、COB模组及LED电源的研发与制造,已成功申请2项国家专利,并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其发展速度堪称“谭店速度”——产能从最初的日产8万组,飞跃至如今的日产60万组,实现了指数级增长。其产品版图更是广阔:北至东南亚,南达非洲与南美,国内市场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实现了无空白市场布局,市场占有率高达35%。一家乡村企业,真正做到了“点亮世界”。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家科技企业深深地扎根于乡土。李华勇欣慰地告诉我们:“这里的工人基本都是当地村民。他们最高月薪能拿到6000多元,最低也不低于3000元。”这份收入,不仅切实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更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个人价值,成为了新时代的“产业工人”。
为了支持这颗“科技之星”进一步发展壮大,谭店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甘当“服务员”。“我们正在为他协调一处废弃厂房进行改造扩建,”李华勇指着不远处正在施工的场地说,“预计春节前后就能实现整体搬迁,届时产能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临别之际,负责人孙世伟自信而自豪地告诉我们:“可别小看我们现在的厂房规模,我们的产品销量,已经能做到全国同品类前三!”这份底气,正是谭店乡科技创新实力的最佳注脚。
猪舍“别墅”,现代化养殖的谭店范式
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在谭店乡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何庄村的现代化养猪基地,我们见证了另一种颠覆传统的养殖模式。
“猪也能住上别墅?”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在谭店乡却已成为现实。放眼望去,何庄基地内,一栋栋设计科学、结构坚固的现代化猪舍拔地而起,取代了传统印象中脏乱差的猪圈。舍内,自动化喂养系统精准投喂,确保每一头猪都能获得均衡的营养;智能环控系统实时调节温度、湿度与通风,为猪群营造最舒适的生长环境;高效的排水系统则保障了圈舍的洁净与环保。
工人们正在对最后的设备进行焊接安装,隆隆机器声中,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李华勇向我们介绍:“这也是我们今年重点招商引资的农业项目。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出栏生猪可达2万头。”这不仅将极大丰富本地及周边的肉类市场供应,更标志着谭店乡的畜牧业,正大步流星地迈向集约化、智能化和绿色发展的新阶段。
一本工作日记,绘就的产业振兴锦绣图
采访临近结束,我们有机会瞥见了李华勇那本随身携带的工作日记。翻开扉页,密密麻麻的文字跃然纸上,那不仅是待办事项,更是一幅谭店乡产业发展的“战略图谱”与“民生账本”:
1 、辣椒种植深加工:预计年产值XXX万元,可带动XX名村民就业;
2 、雾化医疗器械生产: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广阔,正在办理相关资质;
3 、明胶果糖生产: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附加值;
· ……
每一个项目后面,都清晰地标注着预期的经济效益和能带动的就业岗位。这一个个鲜活的数字,是谭店乡产业兴旺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最生动的实践。
合上日记,放眼谭店全境,我们看到的是一片希望的热土。从一枚枚走向世界的鸭蛋,到一盏盏点亮全球的LED灯;从一栋栋现代化的养殖“别墅”,到日记本上那些正在酝酿成真的产业蓝图……谭店乡正以一种“势如虹”的奔涌之势,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王颢晨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