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点燃创意
摘要: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这些事实反复证明,青年时期未被固化的思维、敢于试错的勇气,正是科技创新中最珍贵的禀赋。
悦连城
航天卫星遇上“细胞再生术”,脚下步道化身“能量工厂”,高纯金属突破“卡脖子”难题……10月13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在郑州大学举办。这场创新盛宴,不仅展现着青年一代的创意锋芒,更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从来都镌刻着青春的坐标。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青年是创新活力的源泉。青年人思维灵动、头脑灵活,本就是突破认知边界的天然优势。回望科技发展史不难发现,许多重要的科技成果,都成就于青年时期。数学巨匠高斯用尺规作图破解千年难题;比尔·盖茨在大学期间与朋友一起创办微软公司;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这些事实反复证明,青年时期未被固化的思维、敢于试错的勇气,正是科技创新中最珍贵的禀赋。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新空间和历史新机遇,但同时,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我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的技术应用场景,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本次大赛在高教主赛道“四新”“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增设低空经济、生物技术、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5个参赛项目类型,这种导向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那些“卡脖子”难题,恰是青年驰骋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赛场。只有跳起来的人才能摘到桃子。
通过超常规专项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和7所高校“双一流”创建已呈现厚积薄发之势;依托全省高校建设各类国家级科研平台4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00余个;高校牵头建设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2560个……近年来,河南持续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氛围越发浓厚。
恩格斯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拥有1亿人口、超过2200万中等收入群体、1100多万户经营主体的河南,技术应用场景广阔,各行业对新产品、新工艺翘首以盼,当生产与消费深度互动,创新的星星之火就能以燎原之势,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期待更多青年学子以创意为笔、以实干为墨,用思维火花回应时代命题,让中原大地涌现出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转自2025年10月16日《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