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升值”记
摘要:“玉米胚芽含油量高至 35%~40%,是整颗玉米的精华所在。”经过精密筛分,我们这些“精华”被破碎成3~6瓣送入软化锅。混合油进入精炼车间后,开始了中和、脱色、脱蜡、脱臭等工序。
记者 周 由 耿杨扬
混合油在高速离心机作用下精准甩离游离脂肪酸,成为高品质的原料油。 记者 弓华静 谭 啸 摄影报道
我是一颗来自驻马店的小玉米。
当秋风吹过田野,我和伙伴们在收割机的交响曲中,开启了这段奇妙的“升值”之旅。
搭乘货车,我们浩浩荡荡地驶入河南金玉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料仓。在自动化管道的轻托下,我进入了清洗车间。温水温柔地拂过身体,适时浸泡让我轻松卸下坚硬的“黄金铠甲”。随后,在机器的轰鸣中,胚芽从淀粉和蛋白中脱颖而出。
“玉米胚芽含油量高至 35%~40%,是整颗玉米的精华所在。”该公司总经理赵建强这样介绍我们。
经过精密筛分,我们这些“精华”被破碎成3~6瓣送入软化锅。在那里,恰到好处的温度与湿度让我们变得柔软而充满弹性。
真正的蜕变,从压榨开始。软化后的我们被压制成薄薄的胚片,听工人们说这样是为了保证出油率。在榨油机的物理挤压下,褐色毛油缓缓流出,我们仿佛听见价值攀升的声音——这一刻,我们的身价已达每吨8000元。
这还只是开始。混合油进入精炼车间后,开始了中和、脱色、脱蜡、脱臭等工序。高速离心机精准甩离游离脂肪酸,让我们的品质实现质的飞跃。
随后,在超高温与高真空的“桑拿浴”中,所有影响口感的异味物质彻底消失。
当我们再次现身,已变得清澈透亮,身价跃升至每吨9000元,达到国家一级玉米油标准——约是原料玉米的4倍多。
如今,我和伙伴们静静栖息在巨大的储油罐中,等待以高端烹饪油、调和油等身份,走进千家万户的厨房。
而在金玉锋的其他生产线上,我们的其他部分同样绽放光彩:玉米淀粉经糖化“变身”葡萄糖,价值升至每吨3200元;加工成赖氨酸,每吨价值高达7000元……就连曾经的“边角料”也重获新生:浸泡水制成酵母粉,玉米浆变成高蛋白饲料,真正兑现了“吃干榨净”的诺言。
回望这段旅程,我们从一颗普通玉米,经过层层精深加工,整体价值提升3~5倍,成为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从田间地头到现代化车间,从寻常颗粒到高附加值产品,我们正以自身的蜕变,为驻马店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的奋进之路,刻下最生动的时代注脚。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