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殷商之源 王庄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出
摘要: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发现,填补了商丘地区大汶口文化考古的区域空白。遗存中包含的仰韶、屈家岭、良渚、凌家滩、红山等文化因素,实证了中原早期文明从“多元”向“一体”演进的进程,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陶杯。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 摄
人民网商丘10月30日电 (记者王玉兴)10月29日,“汶”到河南·石破天惊——王庄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在河南省商丘博物馆开展,5000年前先民使用的精美的陶器、玉器、石器惊艳面世,折射出了豫东平原的史前文明之光。
王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永城市以东约13公里的苗桥镇,遗址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约600米,面积逾60万平方米。
2021年底,在遗址区域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玉器等遗物。202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河南境内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汶口文化墓葬群,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和实用陶器。
在遗址中部偏东位置,还发现了约8万平方米的环壕,这不仅印证王庄遗址是5000年前豫东地区的重要聚落,更以环壕的复杂结构体现当时已具备一定的空间规划能力,为探索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提供了关键实例。
遗址发现的“玉覆面”、礼器石圭与防御环壕等遗存,生动展现了史前文明的璀璨图景。作为大汶口文化向中原地区传播的关键节点,该遗址为追溯“殷商之源”提供了重要的史前文化根基。
2023年,这一项目入选了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4年,考古工作者在永城王庄遗址又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超大型古国君主级墓葬。
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发现,填补了商丘地区大汶口文化考古的区域空白。遗存中包含的仰韶、屈家岭、良渚、凌家滩、红山等文化因素,实证了中原早期文明从“多元”向“一体”演进的进程,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