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施良方——“晚播小麦逆袭手册”系列报道⑤
摘要:王庆安介绍,小麦播种晚,草也出得晚,不必担心冬前草害问题,播后苗前打封闭除草剂的技术措施可以省去。王庆安说,一定要密切关注田间状况和麦苗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小麦三叶期后,根据气温等情况,喷施营养素,促进弱苗转壮,就是当地农技推广部门给种植户开的一剂良方。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董豪杰
11月2日,获嘉县位庄乡邓庄村的一块儿农田里,种粮大户韩社年走了几步,踩了踩土壤说:“中,看样子能种了。”
10天前,这块儿农田湿漉漉的,低洼处甚至还有积水。韩社年的玉米收获挺早,但散墒花费了不少时间。
“先是深翻了一遍,晾了几天之后又旋耕了一遍,这才算能种小麦了。”韩社年说。
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王庆安不放心,又赶到地头,一过来就问:“滴灌带准备好了没?”
拖拉机后面,两盘滴灌带已经挂好,种子、肥料入仓,拖拉机带着播种耧前进,种子进地,滴灌带也在农田里“画”下一个个整齐的长方形。
王庆安介绍,随着近年来的示范推广,当地种植户已经习惯了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这种省时省力的水肥管理措施,对于麦田管理好处多多。
看着滴灌带均匀地铺设在田间,王庆安不忘提醒:“冬春季节容易有风,得做好滴灌带的镇压,不能乱了。”
今年秋收秋播情况特殊,田间进度参差不齐,有些正在整地,有些陆续开始播种,但总体而言,播种期较往年推迟不少。
“晚播不用怕,获嘉以前还有更晚播种但收成依然不错的经验。”王庆安说,关键就是在提高整地播种质量的基础上,抓好田间管理,促弱转壮。
种子进地的第一关十分重要。“不着急不抢种,做好整地再出手”是今年秋播季农技推广人员在田间地头常说的话。
做好整地环节,还要注意播种深度。墒情过大、小麦晚播的情况下,适当浅播是个不错的选择。“往年播种深度3至5厘米,今年要降到3至4厘米。”王庆安一边蹲在田间查看,一边说。
晚播这个麻烦事儿,科学管理就能解决。田间的变化还不只整地播种。
秋播季里,播种机后面,总是带着镇压滚筒。“播种时候过一遍就行,不能再单独用镇压机处理了,否则容易压实土壤,不利于出苗。”韩社年解释。
墒情过大,草害会不会更严重?
王庆安介绍,小麦播种晚,草也出得晚,不必担心冬前草害问题,播后苗前打封闭除草剂的技术措施可以省去。
“墒情过大,打封闭除草剂容易导致小麦根系呼吸不好,更容易造成弱苗。”王庆安说,但播后苗前要密切关注天气。
墒情过大、晚播的地块儿,在播后苗前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遇上降雨,土壤可能会出现板结,容易导致弱苗。
“出苗后也不能大意。”王庆安说,一定要密切关注田间状况和麦苗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
小麦三叶期后,根据气温等情况,喷施营养素,促进弱苗转壮,就是当地农技推广部门给种植户开的一剂良方。
“冬春小麦田间管理,促弱转壮,搭好丰收架子,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关键。”王庆安说。
豫小麦逆袭第五招:促弱转壮
晚播不怕,可用精耕细作、科学田管等方法打好丰收基础。
晚播小麦经不起“等”,要早管适促、增温保墒、促根早长,促苗转化升级。对土壤墒情适宜的地块,因苗开展冬前镇压、机械划锄等,防旱防冻、促弱转壮。
对底肥不足、叶片发黄且有脱肥症状的地块,适时适量追施速效肥料。对土壤墒情不足地块,及时浇好冬水,保苗安全越冬。
春季和后期管理视苗情转化情况,因地因苗分类施策,以构建合理群体,保分蘖多成穗、促穗花发育多成粒、促籽粒灌浆增粒重。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董豪杰 整理)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