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锅沸腾三十五载 唇齿留香两代人
摘要:记忆里,放学归来,娜娜总能看到母亲被食客围绕的画面。岁月证明了李建霞的睿智:当满城都是韭菜鸡蛋馅的菜角时,李建霞家的包菜馅成了独特的风景。变迁中的守望 35年光阴流转,菜角摊旁的市政府早已迁址,但老食客们依旧从四面八方赶来。一名老食客望着沸腾的油锅感慨地说。
记者 康国富
清晨,驻马店市区人民街还在沉睡,东段一间门店里一盏昏黄的灯亮起。66岁的李建霞站在摊前,看着女儿娜娜熟练地揉面、调馅,恍惚间仿佛看到35年前的自己。

1990年,是一个渴望与生机在街头巷尾悄然生长的年代。粮油供给刚刚放开,人们在温饱之外开始追寻味蕾的惊喜。31岁李建霞的菜角摊,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悄然开张。谁也不曾想到,这一锅油一沸腾,就是35个春秋。
时光里的传承
“我妈出菜角摊时,我才8岁。”娜娜的声音柔和,像在诉说一个古老而珍贵的故事(如图)。记忆里,放学归来,娜娜总能看到母亲被食客围绕的画面。“油锅沸腾,每个人的笑脸都显得格外温暖。那不像是一场交易,更像是老友的日常相聚。”娜娜说。
那时候,3角钱一个的菜角,李建霞一天能卖200个。李建霞在油锅前的板凳上,从青丝坐到白发,用最质朴的坚守,将时光炸出了金黄的色泽。
记者问及如今的销量,娜娜只是浅浅一笑:“每天都能用掉一袋面。”
舌尖上的坚守
2018年,油锅前的接力棒完成了交接。娜娜从李建霞手中接过的,不只是一个生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面要三种掺和,其中一种是烫面;油要日日换新,绝不能回锅再用;馅必是包菜,要每天清早采买……”母亲的叮嘱,娜娜一字一句都记在心底,一点一滴都不敢更改。
岁月证明了李建霞的睿智:当满城都是韭菜鸡蛋馅的菜角时,李建霞家的包菜馅成了独特的风景。特别是那一味加了辣椒的包菜馅,辣中带甜,像极了生活的滋味,让新老食客欲罢不能。
变迁中的守望
35年光阴流转,菜角摊旁的市政府早已迁址,但老食客们依旧从四面八方赶来。有人特意早起,穿过半座城市;有人不惜花跑腿费,也要尝到这一口熟悉的味道。
“吃的不是菜角,是回忆。”一名老食客望着沸腾的油锅感慨地说。金黄的菜角出锅的瞬间,时光仿佛倒流到1990年的那个清晨。
油锅继续欢快地沸腾着,诉说着两代人对传统的坚守、对品质的执着,以及对生活最深沉的热爱。这香气弥漫的不只是一条小巷,更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个时代的味觉遗产。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