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7年08月0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发布时间:2017-08-01 07:40:32  

弘扬优良革命传统      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建军90周年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70周年征文摘登

编者按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70周年。为大力弘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追忆那段峥嵘岁月,缅怀刘邓大军的不朽功勋,追寻刘邓大军在驻马店的红色足迹,继承和发扬刘邓大军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着力打造我市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品牌。我市开展建军90周年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70周年征文活动。本报今日摘要刊发部分征文,敬请读者关注。

弘扬光荣传统  为打赢创文攻坚战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 魏春阳 李志强

19477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强渡黄河,向大别山挺进。823日,刘邓大军到达我市正阳县汝河北岸,在敌军前堵后围的险恶情况下,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精神,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和敌军的凶猛阻击,在汝南埠大小雷岗一带杀开一条血路,架起了浮桥,成功强渡汝河,从而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70年过去了,“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豪言壮语至今在天中大地回响。

当前,我市正在深入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经到了冲刺阶段,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还面临十分艰巨紧迫的任务。我们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革命壮举,就是要铭记历史启示,继承和弘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光荣传统,凝聚全市干部群众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弘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光荣传统,奋力打赢创文攻坚战,需要统一思想、提升认识

19475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重大变化,作出了实行战略反攻的重大战略决策,并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作为战略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指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刘伯承、邓小平正确认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意图,迅速调集、组建南征部队,肩负起重返大别山、实施战略反攻的历史重任。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进程中,刘伯承、邓小平多次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励全军指战员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坚决实现党中央的战略意图。

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这个荣誉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形象,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策部署,既是驻马店发展的内在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提升中心城区形象的客观需要、中心城区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事关市民福祉,关乎发展大局。根据中央文明委统一部署,今年是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之年,中央文明委将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隆重表彰全国文明城市,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丰硕成果向党的十九大献礼。可以说,我市创文工作已经到了冲刺收官的关键节点。只有提升认识、坚定目标,才能行动有力、达成实效,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创文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以势在必胜的决心、以志在必得的勇气、以争分夺秒的干劲做好创建工作。

二、弘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光荣传统,奋力打赢创文攻坚战,需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

党中央和毛主席指定由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担负进军大别山的光荣任务,以十几万大军远离根据地,一举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作战,这种独特的进攻方式是史无前例的。当时,毛主席既估计到跃进大别山的有利条件,又充分估计到了到外线作战的种种困难,提出可能有三个前途: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转回来;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打游击;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他告诫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从最坏处着想,努力争取最好的前途。刘伯承、邓小平在挺进过程中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尽快“直出大别山”。邓小平强调,我军必须勇往直前,不向后看,坚决勇敢地完成这一光荣艰巨的战略任务。当然,我们马上行动会有很多困难,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战略区的有力配合下,有广大指战员的艰苦奋斗,任何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也一定能够实现毛主席所预料的三个前途中最好的前途——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

2015年初,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成功获得参加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通行证。通过近年来的城市建设,特别是近两年的创文创卫工作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城市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市中心城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2016年以来,市中心城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完善城市功能为基础,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创文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对城市满意度提升,社会各界对城市变化充分肯定,我市在2016年度阶段性考评中成绩上升到创建提名城市全省第二名和全国第十五名,得到了省委和中央文明办的高度认可。但放在全国、全省创建大局中来看,我们的城市创建水平还很落后,与先进创建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厌战松懈、侥幸闯关等不良情绪,牢固树立“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牢固树立一拼到底、决战决胜、勇争第一的信念,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攻坚战。

三、弘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光荣传统,奋力打赢创文攻坚战,需要全面行动、合力推进

为了实现跃进大别山、夺取中原的战略计划,毛主席作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周密部署,除由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直趋大别山以外,还由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为左后一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两个纵队另一个军为右后一军,自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逐鹿中原,机动歼敌,同时以陕北我军出击榆林,调动进攻陕北的敌人北上,以山东我军在胶东展开攻势,继续把进攻山东的敌人引向海边,便利前述三军的行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成功实现,也正得益于陈谢部队和陈粟部队的战略配合及其他部队对敌军的有力牵制。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面广,需要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通力配合、全面参与和大力支持、合力攻坚。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夯实责任、加压推进,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心,努力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创建格局,建立健全“市区互动、城乡互动、干群互动”机制,各区和乡镇(街道办)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扎实做好辖区内的创建工作,市直各职能部门要把好关口,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创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尾巴”。同时,要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创建工作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率,真正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全市上下参与创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高效推进。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雷岗激战发生在我市汝河之畔,刘伯承司令员“狭路相逢承者胜”的誓言犹在耳边,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刘邓大军的优良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以创则必成的信心、背水一战的决心、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为加快推进“四个驻马店”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作者单位:中共驻马店市委党史研究室)

 

坚定不移执行中央战略部署的光辉典范

□ 张 健 

70年前,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兵出太行山冲进敌人腹地。他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略,冲破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杀出一条血路挺进了大别山,实现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他们用史无前列的胜利,为我们树立了坚定不移执行党中央战略部署、创造性落实中央决策的光辉典范。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学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精神,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念坚定,执行中央决策不动摇

大别山地区地理位置十分显要,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把大别山作为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正是从全局着眼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全军上下始终坚守必胜信念,毫不动摇地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战略全局上取得了完全成功,建立了不朽功勋。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947723日,毛泽东主席致电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不要后方依托,不靠根据地接济,千里直插敌人心脏门户,难之又难,将会面临巨大的牺牲。接到中央密电后,刘邓立即复电中央,决定大军“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87日,刘邓大军取消休整,兵分三路挺进大别山。

坚持大局意识,为党分忧。1947729日,毛泽东主席亲自起草了一份标有三个“A”字母的加急绝密电报:“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以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陕北不能支持。”此时,刘邓大军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已经极度疲劳,伤亡较重。但刘邓马上复电:“完全服从中央决定。”随即取消部队休整,于87日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充分体现了党的军队顾大局、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的崇高责任感。

    坚守核心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毛主席权威。在全军挺进到大别山当天,邓小平同志就起草了以中原局名义向所属部队发出的指示,明确指出:“应向全军说明,我们有完全胜利的把握……特别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全军上下一致的决心和信心,胜利是有把握的,虽有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高扬看齐意识,万众一心争胜利。刘伯承在谈到挺进大别山时指出:“我军南下大别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一切考虑,都必须服从这一战略全局。”刘邓大军为完成党中央赋予的伟大任务,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为党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二、敢于担当,勇对强敌能胜利

刘邓大军用挺进大别山的伟大胜利完成落实好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

强渡黄河,激战鲁西南,战略反攻揭新篇。黄河防线被国民党号称抵40万大军,为强渡黄河,刘邓大军做了周密部署。政治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连级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思想上,邓小平亲自为营以上干部作动员报告,制定了《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大纲》,进行思想动员。战略上采取“两翼牵制、中央突破、三军配合”的方针。战术上由刘伯承详细地写了《敌前渡河战术指导》。

1947630日,刘邓大军一举渡过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经过28天连续激烈战斗,歼灭了5.6万敌军,打开了跃进大别山的道路。

千里出击,胜利跃进大别山。194787日开始到827日到达大别山地区,短短20余天,刘邓大军从黄河南岸乘胜跨陇海,跋涉黄泛区,快速过沙河,英勇战汝河,险中奇兵渡淮河,歼敌3万余人,胜利到达大别山。这期间,刘邓大军一路血战,既有出奇制胜的谋略,也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冲天豪情,更是刘邓大军敢担当能胜利的光辉写照。

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经略中原。到达大别山的当天,邓小平同志就起草了向中央军委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跃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

为创建巩固的根据地,刘邓大军采取了正确有效的策略。一方面,拿出三分之一的野战部队地方化,建军区,设立军分区;另一方面,机智灵活地夺取军事胜利。

三、依靠群众攻难关,创新赢得新局面

众所周知,刘邓大军挺进与转战大别山,经历了解放战争史上可谓最艰难的历程,付出了巨大牺牲。那么,刘邓大军又是怎么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伟大胜利的呢?

严明纪律,取信于群众。1947827日,刘邓大军抵达大别山当日,刘邓首长即向部队发出指示,我军严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整军风军纪,是树立良好影响、使群众敢于接近的先决条件。各级必须专门检查实现,万勿忽视。92日又专门召开全军整顿纪律大会,宣布三条纪律:抢拿民财者枪毙,枪打老百姓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铁的纪律使刘邓大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情况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根据地建设模式。

广泛宣传,动员群众。邓小平同志历来对宣传工作都非常重视,他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中强调“强化宣传教育,无论在军队在地方都是刻不容缓的工作。”他还在《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中要求:“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宣传我们的主张和政策,驳斥敌人的造谣和欺骗,可以占领思想阵地,安定民心,造成新区的新气象。”刘邓大军经略中原从困难走向胜利,正是由于对广大群众的宣传动员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建立基层政权,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是刘邓大军创建根据地经略中原的法宝之一。早在进入根据地之初,刘邓大军就迅速展开,预先配好分区、地委、专署及县级党政军的一套机构和部队,县、区武装政权都组织起来。在农村普遍建立了农民协会,大量吸引农民自愿入会。除了农协,还逐渐建立了青年、文化、妇女、儿童组织。在城市则建立工会和团结青年的组织,在已有初步工作基础的地方建立党支部,以团结、教育和组织一切群众。正确的群众工作策略和方法有力支援了对敌军事斗争。将消灭国民党反动地区武装放在重要地位,对还乡团进行坚决消灭,也为建立党的基层政权、组织群众提供了坚实保障。

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刘邓大军千里转战大别山的每步都充满了艰辛,但所走过的每个阶段的胜利都闪耀着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的光辉。刘邓大军挺进转战大别山经略中原的胜利,充分向我们证明了贯彻执行中央决策不仅要政治坚定、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要有勇于担当的气魄和决战决胜的本领;不仅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还要大胆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将中央决策创造性转化为实际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驻马店市驿城区委党史研究室)

 

弘扬革命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 孙 慧

    

    19476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南渡黄河,直趋大别山”的战略方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大军,从山东阳谷以东150余公里的8个地段上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然后从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中杀开一条血路,在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完成了千里跃进的壮举,并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建立了稳固的大别山根据地,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国战局,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的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今天,我们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发扬刘邓大军忠诚于党、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尽职尽责

19477月,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党中央毅然决定实行战略转变、把战争引向蒋管区去的战略方针,战略反攻的首攻方向是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党中央把这一光荣任务交给了晋冀鲁豫解放军。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在敌我力量还很悬殊的情况下面临的艰难困苦是巨大的。但为了全局的利益,刘邓大军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可以说,坚定不移的信念、顾全大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是刘邓大军取得千里跃进大别山斗争胜利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刘邓大军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开拓进取、奉献自我的革命精神,树立大局观念,一切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出发,维护好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在政治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和战略思维水平,善于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加快改革发展建设步伐而尽职尽责。

二、发扬刘邓大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善打硬仗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勇往直前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体现出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深入敌人腹地后,面对重重困难,刘邓大军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坚决勇敢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到194710月底,在大别山地区33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站稳了脚。今天,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也更有能力、有信心实现这个历史目标。但应该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众多困难与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刘邓大军的大无畏精神,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去夺取更大的胜利。

三、发扬刘邓大军作风优良、精诚团结、步调一致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齐心协力

刘邓是团结的楷模,在党内军内一直传为佳话。邓小平在回顾 “二野”历史时曾经说过: “二野的内部关系是非常团结、非常协调的。上下级之间,各纵队之间,甚至于更下层一点,关系都很协调。”刘邓大军尤为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团结出形象,团结出战斗力,为了打破敌人的围攻,刘邓首长利用大别山的复杂地形,在内线进行游击战争,打击与牵制敌军,同时分兵乘虚向桐柏、江汉、淮西实施战略再展开。邓小平率前指挥主力二纵、三纵、六纵留在大别山内线坚持斗争,刘伯承率后指挥北上,指挥跳出外线作战的一纵。从19471211日,刘邓正式分兵,至1948224会师,历时75天。邓小平后来回忆说:“这样搞了两个月,我们向中央军委、毛主席报告,大别山站稳了,实现了战略任务。”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精诚团结的精神,从党性原则出发,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在工作中坦诚相待、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促成工作目标的实现,要像邓小平、刘伯承那样,时刻关心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众,认真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所民用、利为民所谋。

四、发扬刘邓大军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开拓进取

大别山区是国民党统治的要害部位,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刘邓大军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千里跃进大别山,犹如在敌人的腹部插上了一把利剑,完全打乱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部署,另一方面,挺进国民党统治的战略腹地,必然面临着许多具体困难与问题。为最大限度地取得胜利,刘邓首长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实践,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将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继续发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的那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务实肯干、改革创新,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讲实话、办实事、务实效,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中共遂平县委党校)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桐柏解放区形成的历史贡献

□ 冯建海

 

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至19476月,经过近两年的解放战争,全国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由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长期防御转入全面反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运筹帷幄、胸怀全局,适时毅然作出了人民解放军“举行全国性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的决定,指出向南进军,问鼎中原,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战略部署上,按照“大举进攻、经略中原”和“预定向大别山实施主攻”的战略计划,具体作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突破黄河、饮马长江、逐鹿中原”的战略部署。自此,三军逐鹿中原的斗争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波澜壮阔和惊心动魄的辉煌历史。

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举确立了桐柏解放区的形成

1947630日,由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兼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二、三、六纵队12.4万余人,在鲁西地区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胜利突破黄河天险,于77日至10日攻克山东省郓城,歼敌2个旅和第55师师部约1.5万人。14日六营集战役歼敌3个半旅和2个师部。至18日战取羊山集,共歼敌9个半旅和4个师部约5.6万人,打开挺进大别山的道路。87日,刘邓大军从鲁西南的金乡至荷泽以南一线向南推进,11日越过陇海路,接着陆续跨过涡河、黄泛区、颖河、汝河、沙河,于26日渡过淮河,27日抵大别山地区。至194712月,经3个月战斗,刘邓大军共建立包括整个桐柏区(涵盖驻马店、信阳、南阳、随州、襄阳五地)共计33个县、市的大片人民解放区,开辟了广袤的大别山根据地。至此,新生的桐柏人民解放区初步形成。

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创建稳固了桐柏解放区社会政治局势

桐柏区是中原主要战场,特别是二地委所辖的泌东、泌西、确山、信阳、桐柏等县系敌我双方拉锯战的中枢。为了扭转被动、争取主动,巩固人民政权,各地委、军分区制订了剿灭地方团队和土匪的战斗计划,并相继取得历史性辉煌战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使桐柏区国民党残余势力迅速土崩瓦解,大小匪众或逃窜、或隐蔽、或被剿灭。至1949年初,全区残匪基本消除。从此,桐柏区社会秩序得以彻底稳定和巩固,为土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催生巩固了桐柏解放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

1947717日至913日,中共中央工委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了没收地主阶级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中国土地法大纲》于19471010日颁布后,各解放区立即贯彻执行。

194832日至22日,桐柏区委在唐河县湖阳镇召开各地委和县委书记联席会议,制定了《桐柏区土改刚要》。会后,各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桐柏区委的领导下正式进入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深入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建立人民政权阶段。

4月底至5月初,刘伯承、邓小平携十纵驻泌阳县泰山庙乡苗庄寺村,指挥“宛东战役”。陈再道率三野十纵随刘邓驻其临近村庄。期间,邓小平针对出现的土改“急性病”状况召开会议(称“毗河会议”或“苗庄寺会议”)。“苗庄寺会议”后,59日,邓小平就土改调研情况给毛泽东同志写了一份报告,其中对新区土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科学分析。524日,毛泽东同志给邓小平同志复电,完全赞同邓小平同志在报告中的分析和建议。52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1948年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指示,参照泌阳土改情况,汇总各地实际,对新区的土地政策作了重新调整。66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发出了由邓小平同志亲自起草的《关于执行中央525日指示的指示》(也称“六·六指示”),对停止土改,实行双减的必要性和方法步骤作了详尽说明。

桐柏区各地委认真学习了党中央、毛泽东、邓小平和中共中央中原局 “六·六指示”等有关新区政策的指示,深入宣传党的新区政策,对土地工作作了新的部署。

四、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我们积淀了革命胜利的丰厚历史经验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成功壮举和桐柏解放区的率先形成及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为我们积淀了革命胜利的丰厚历史经验。

一是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步调一致听指挥是革命胜利的前提。在跃进大别山和桐柏区获得解放的过程中,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给各战区指挥员发了许多指示电报。在每个战略节点,刘邓在坚持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术指示的同时,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取得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

二是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相信群众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石。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和各地政权建立过程中,无不显示出军民的鱼水情怀和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泌阳人民为全国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是坚持纪律和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在桐柏区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严明的革命纪律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是为全党同志提供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党史教育课题。我们要在历史启示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牢记使命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做好当前扶贫攻坚等各项中心工作,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凝聚必胜信心和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